新快报讯 在神奇的“算法”下,机器人也能弹古琴;拍照不好看?AI来帮你!只需选择场景,面向镜头,即可收获“宇宙”同款美照。11月6日,粤港澳女职工数字技能观摩交流活动暨广东省第一届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决赛在广州举行,各项目竞赛结果正式公布。
智汇湾区 巾帼领航
AI算法师决赛女选手,约50%为博士
为加大数字时代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培养力度,提升女职工数字技能水平,在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指导下,粤港澳女职工数字技能观摩交流活动暨广东省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今年首次举办。
据了解,本次竞赛以“数字赋能 巾帼建功”为主题,设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AI算法师)竞赛和零代码平台设计应用(零代码应用师)竞赛两个赛道。
其中,AI算法师竞赛专门引入生物识别领域的新兴技术——手掌识别。这项技术能够在海量特征底库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出个体身份,使得手掌识别在金融支付、地铁过闸、智能门锁等需要高精度身份验证的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次AI算法师技能竞赛15个通过复赛的3人团队参加了该赛项的决赛角逐。
而零代码开发,也称为无代码开发,是在不写代码的情况下构建软件、网站或应用程序的一种方式。目前零代码平台已在广东省各级组织大范围深入应用,应用人员中女职工比例约占21%。40名复赛胜出的女职工选手参加了本次零代码应用师竞赛。比赛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参赛选手针对信息化需求的处理和应变能力等。
本次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各地市工会精心组织选拔赛。10月15日、19日,广州市总工会承办了广东省第一届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复赛,来自全省16个地级市总工会和12个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的150余名选手参赛。
经复赛,85位科技“尖兵”进入本次大赛的决赛。她们分别来自民航、数字科技、智能制造、电信、电网等多个领域,以及广东工业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校。其中,参加AI算法师决赛的女选手,多为硕博士,其中博士占比约50%。
“数”写湾区女职工力量
获奖名单出炉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角逐,广州市总工会推荐的“智行者”团队(黄欢、周鹭莹、李家健)获AI算法师竞赛(团体赛)一等奖;来自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王淑婧、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王丹获零代码应用师竞赛(个人赛)一等奖。
大赛总裁判长、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范冰冰教授指出:“本次女职工AI算法师技能竞赛的选手们整体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竞赛不仅展示了选手对生物识别领域前沿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还激发了她们对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的思考。零代码应用师比赛竞争激烈,前五名的选手差距不大,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零代码应用师技术的较高水准。希望选手们能够继续精进技能,进一步探索AI技术的无限可能,带着对技术创新的热忱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据悉,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AI算法师)竞赛已纳入2024年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范围,获得该赛项一等奖的参赛队队长,可在省功勋荣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开展广东省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活动的年份,按程序申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已获得该荣誉者,不重复颁奖)。
此外,包括广州市总工会、深圳市总工会、珠海市总工会、佛山市总工会等17个单位获广东省第一届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通讯员 穗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