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园在林中、人在景中”,在天河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众多“培养皿”中,实现“办公就在公园里”的元岗·智汇PARK,成为天河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缩影。
“Park就是公园,智汇当时就是抱着要打造一个公园的初衷来做产业园。”日前,广州智汇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谭浚伟在《天河人才故事》中,分享了开创“公园式办公”之路的故事。
谭浚伟与智汇集团的发展之路始于2011年。当时,广州“退二进三”如火如荼,制造业向外走,服务业往里走。抓住这一机遇,他初次尝试对“退二”企业用地及低效利用厂房、仓储进行改造盘活,坚持“办公就在公园里”的设计运营理念,打造低密度、高绿化的产业园区。
元岗·智汇PARK一期成为这一理念的奠基之作、代表之作,40% 的公园绿化率,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后,智汇集团又陆续开拓了棠下、元岗二期、西城一二期等5个产业园区,整体运营管理面积超40万平方米。
“我们以一种‘探路者’的角色,与政府一起摸索城市更新的路径。”谭浚伟表示,以“绣花”功夫,将运营不善的旧厂房、商场等,改造成集聚优质企业的产业园区,既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空间和合作交流平台,又为周边居民增加充满人文美学的休憩和社交空间,让城市焕发新活力。
自2014年起,天河区开始大力扶持创新创业,计划每年改造50万平方米,打造“村里的众创空间”。2017年,天河区先行先试,率先出台了《天河区关于利用村(社)集体物业打造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工作指引(试行)》等政策。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天河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达265家,其中省级以上孵化载体66家,均位居全市首位。元岗·智汇PARK正是天河区极具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
“为了更好满足园区企业的需求,我们组建了产业运营小组提供专属管家服务,打造园区和企业共创共享的可持续产业生态环。”谭浚伟表示,在具有天河特色的大孵化器战略模式下,新兴产业、创新人才等要素的高度汇聚,有力推动天河区产业转型升级。
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上市企业6家……位于环五山创新策源地、天河软件园内的元岗·智汇PARK,致力于打造“AI+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园区,已聚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数字创意等众多高新科技企业。
聚力向新,以质致远。今年,智汇集团与天河人才港、天河区软件和信息产业协会、中国电信签约,在元岗·智汇PARK园内搭建“人工智能生态服务平台”,成立“元岗·智汇PARK AIGC应用普及基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谭浚伟表示:“我们将继续扎根天河,砥砺前行,以产业升级为引擎,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