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6日-8日,备受电子电路及半导体行业瞩目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行。本次大会是电子电路及半导体领域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技术、交流行业趋势、拓展商业合作、优化供应链的全新平台。
为期三天的大会,吸引了近300家知名印制电路板、电子电路供应链、半导体、封装基板和陶瓷基板、可持续发展及智能制造展商及品牌云集现场,角逐实力。超20场的各类活动,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智慧,以技术为引领为目标,打造了全新的产业创新驱动平台,聚焦行业痛点难点,解析未来发展方向,激活电子电路及半导体行业新活力。
大会期间,结合行业关注热点,“低空经济市场机遇”专题论坛于7日上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6号馆6A01举办。论坛由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主办,广东科技报社承办。论坛专家云集,邀请了来自产业链的代表企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话题。活动由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秘书长江万茂主持。
广州亿航智能高级总监刘巍带来了《城市空中交通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他首先说到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等设施的建设,被视为实现低空经济愿景的关键。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能够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性,还能提高运营效率,为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稞米科技首席战略官赵金才带来了《从航天和高铁战略的发展认识磁悬浮在eVTOL的应用价值》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动力与安全的关键技术带领的革命性变化和大载荷对安全性的要求。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孙刚带来《面向低空经济的新一代动力及飞行器研制规划》主题报告。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在航空航天系所做的工作,并从5个方面介绍了其在低空经济上的一些认识,为低空经济的新一代动力及飞行器的研制规划指明了方向。
哈工大(深圳)副教授禹智斌带来了《关于测风激光雷达在低空航空气象应用的一些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聚焦于测风激光雷达在低空航空气象应用中的重要性。他表示,风切变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测风激光雷达技术能够有效保障低空气象安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西工大深研院无人机室主任王强带来《都市圈低空交通发展展望》主题报告。王强展望了都市圈低空交通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借助eVTOL等技术,低空交通将能够突破短途通勤、物流配送和应急响应等应用场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推动都市圈可持续发展。
北理工珠海航空学院院长孙长江进行《面向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培养高素养专业技术人才》主题报告。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专业人才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产教融合、课程更新、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等措施,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低空经济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了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航空器的制造与运营,还辐射到了物流、农业、旅游、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本次论坛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省航空航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