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东是经济大省、用工大省、农民工大省,广东省总工会一直把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3年起,广东省总提出每年至少投入一千万元用于开展产业工人大培训行动,发动全省各地市、县区总工会配套补贴政策,大力资助一线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提升学历技能。十年来,省总工会已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各地级以上市总工会投入近3亿元,真正补贴一万职工学历技能提升。
2016年,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同提出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对此,广东省总工会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了南粤劳模事迹报告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劳模巡回宣讲、百名劳模进企业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联合省委宣传部每年开展“南粤工匠”推荐学习活动、“最美职工”评选、“中国梦·劳动美·我们的价值观——劳模工匠寄语”主题公益宣传等活动,通过视频宣传、主题宣讲、致敬典礼等形式,推动形成敬业奉献的社会风气。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提升综合素质,开办广东职工大讲堂,邀请劳模工匠、名师名家担任讲师,每场活动网络直播点击量平均超50万,五年来带动全省地级以上市总面向职工开展各类通识性素养培训讲座活动近万场。
集中优势资源,助力职工成长成才。从2013年起,省总工会每年至少投入一千万元用于开展产业工人大培训行动,发动全省各地市、县区总工会配套补贴政策,大力资助一线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提升学历技能。截至2018年12月,全省工会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补贴职工5万多人次,16万多名职工参加学历技能培训,学历技能提升补贴已成为广东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的重要手段。全省各级工会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组织院校、教育机构面向广大职工提供优质优惠的教育培训资源,在主流媒体、工会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发布补贴政策、求学圆梦成才先进人物事迹,动员组织广大职工提升学历技能水平。
省总工会在全省推广职工教育“广州模式”,省、市、县区、企业四级工会高效联动,建设思想政治素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四位一体”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做到普惠、常态、精准。建设求学圆梦行动“线上+线下”服务窗口,“线上”打造广东职工教育网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线下”利用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阵地建设求学圆梦服务中心、服务站,为广东“求学圆梦行动”提供信息发布、补贴申领、培训报读等服务。截至2018年,全省21个地市总工会,24个省级产业、厅、局工会,2万多个园区(社区)工联会、企业工会参与求学圆梦行动,广东职工教育网职工会员人数已近15万人。
在全总的有力指导下,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开办了全国首家省级工会劳模工匠本科班。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四所院校合作,结合劳模工匠学历提升需求,制订科学完善的教育培养计划,开设4个特色专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不脱产的方式进行教学。2018年、2019年共招收劳模工匠学员180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发挥阵地作用,打造新时代职工文化。省总工会在全省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品牌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769家,带动基层建设职工书屋1万多家,省总为获评省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点”赠送图书总值超过3400万元。全省各级工会创新合作模式开展职工书屋工作,如与图书馆合作共建职工书屋图书馆分馆、与新华集团共建职工书城等。连续八年举办十大书香企业评选活动,编制《广东省“书香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深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召开广东省工会职工书屋十周年经验交流现场会,进一步扩大了职工书屋品牌的影响力。
省总工会与省文旅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开展“中国梦·劳动美”送文艺进企业活动,15年以来,已演出223场,现场观看职工近100万人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全省职工千场文艺展演,大湾区职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在全省推广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佛山经验”,依托镇街、园区(社区)工联会,构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体系,不断丰富满足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广东工会在职工素质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接下来,省总工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要求,传达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从工会职能出发,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广东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再上新台阶,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通讯员 粤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