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戏剧之夜——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年度榜单发布典礼11月27日晚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行,现场揭晓了年度榜单,金士杰、明家歆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奖项。
话剧《西游》喜获“最佳创新剧目”
作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要专项活动,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指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支持,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整场典礼以纪实剧场为表现形式,用一场原创戏剧演出呈现戏剧从业者的集体记忆,榜单发布与戏剧演绎双线并行。
今年的华语盛典剧目类榜单题材多样,“最佳复排剧目”由《沧浪之水》获得,该作品改编自著名作家阎真的同名小说,展现了一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依然保守初心的心路历程。“最佳小剧场剧目”被《事实的有效期》收入囊中,是美国剧作家杰里米·卡雷肯、大卫·默雷尔和戈登·法雷尔根据约翰·达加塔、吉姆·芬格2012年所著同名纪实书籍改编的戏剧作品。话剧《西游》则喜获“最佳创新剧目”,这部作品是著名导演司徒慧焯的最新力作,21位演员轮演一百多个角色,重塑了西游故事。
主创类榜单方面,潘惠森凭借《从金钟到莫斯科》一剧夺得“最佳编剧”奖,近年曾经火爆北上广的《亲爱的,胡雪岩》《都是龙袍惹得祸》均出自潘惠森之手。凭借话剧《一日三秋》中的舞台设计,刘科栋夺得了“最佳舞美”桂冠。此外,“最佳制作人”由陆莉萍、黄一萍联袂拿下;“最佳投资人”则由五家知名艺术机构共同分享。
明家歆拿下“最佳女主角”
演员榜单方面,来自中国台湾的金士杰是声名响彻两岸三地的艺术家,此次凭借《父亲》众望所归获得最佳男主角。他在剧中通过真实细腻的表演,展现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在现实与梦魇、清醒与混沌中的无奈与挣扎。金士杰坦言,排戏时候找到了学生时代做功课的感觉,不停地发现,不停地困惑,不停地思考,“我很喜欢那种充实的感觉,我觉得回到学生时代天天做功课的感觉,真好。我觉得很开心,这个体验很棒。”谈到戏剧的魅力,金士杰表示,戏剧是尊贵的,好戏剧需要遇到“识货”的人。
“最佳女主角”的获得者明家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在《望星河》中,年轻的她扮演了年轻的女科学家王贞仪。还在就读表演系研究生三年级的明家歆表示,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获得这一荣誉,“感谢戏剧本身,它让我遇到了自由,遇到了我自己。也感谢我的‘王贞仪’,让我可以这样去诠释你。”
而凭《父亲》喜提“最佳女配角”的田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和“中国话剧金狮奖”得主。出演过话剧《双面胶》《商鞅》《于无声处》诸多作品的韩秀一,此次凭《千里江山图》获“最佳男配角”。年度榜单之外,本届盛典还向谭霈生颁发了“戏剧理论家终身成就”荣誉,其著作《论戏剧性》《戏剧本体论》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举办八年以来,本届盛典第一次出现了“最佳年度剧目”和“最佳导演”同时空缺的情况。
纪实剧场构建戏剧从业者集体记忆
该场典礼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孙小茗执导,为凸显华语戏剧盛典的“戏剧”属性,整场典礼以纪实剧场为表现形式,四位重量级嘉宾担任讲述者,他们既是不同岗位的从业者,也是时代的亲历者,通过个体记忆的表现与讲述,辅以声光电、舞台装置等视听效果,构建起戏剧从业者的集体记忆轨迹。
此外,在此次盛典期间,还特别举办了圆桌交流及对谈活动。11月27日,各地专家学者以华语戏剧未来与粤港澳大湾区戏剧合作机制的建构为主题展开圆桌交流;27日下午,两组分别来自剧院院线和民营剧团的业界嘉宾,就华语戏剧市场走向与剧场创作的当代性探索进行对谈讨论。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