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绮虹
广州市第四中学附属芦荻西小学教师
派出单位:广州市第四中学附属芦荻西小学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晴
即将过去的11月,我感到充实而又忙碌。吴老师要上公开课,在她第一次磨课后,我便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实施、课件使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获得年级老师认可,公开课顺利进行。之后,便又积极地帮助李老师进行《刘胡兰》一课的教学设计。这是思源教育集团,教研活动上的一节语文示范课。我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与李老师共同探讨,力求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多次的讨论和修改,我们最终确定了一套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该课例在教研活动上,获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这次思源教育集团的教研活动规模不算小,集团下的13间学校都有参与,各学科都有展示课。我受邀听了两节语文课,课后参与评课。评课过程中,我结合在2024年黔南州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观摩的一些课例,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精准地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说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并且提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跨学科的元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和实践。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这观点获得大家的认可。其实,我知道他们认可的并不是我个人,是荔湾4+X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获得认同。
在研讨活动的总结会上,我再次受邀发言,这次我和大家共勉的是:“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舞台。”
教研活动结束后,我深感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责任重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求知欲望的火种。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荔湾4+X教学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因此,我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在学校内部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黔粤两地教育发展。
校对:王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