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4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均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
“一线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1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0.3%,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5%和0.3%。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9%、0.4%和0.5%,广州下降0.4%。
1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3%、9.9%和7.1%,上海上涨5.0%。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8.0%,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6.2%、4.9%、11.9%和9.0%。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11月份存量纾困政策不断落地,增量政策不断出台,如城中村100万套货币化安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减税政策等,力度都比较大,这些政策接力9月29日新政以来的需求端刺激,形成了政策叠加效应,销售量继续回升。”在他看来,由于一线城市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均较为活跃,而前期高房价时期积累了一大批购买客户,近期价格下跌以及止跌回稳的政策激励下,带动了交易活跃,这是一线城市新房止跌的原因。一线城市刚需占比更大,总价和单价更低的二手房受益政策更明显,率先反弹。
“一线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加强”,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上涨0.4%。尤其是二手房连续两个月房价环比上涨,已经显示出9月底的政策效果在市场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税费减征政策吸引更多置换群体入场,例如1000万元-1500万元总价占比也连续2个月上涨。其次,热点二线城市复苏迹象不断体现。包括杭州、宁波、厦门、重庆、成都等的一二手房价格出现环比上涨,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少政策对于置换类占比高城市影响大。2024年11月,核心城市二手房挂牌量都出现一定的增加,其中二城市平均有4.3%的增加,从往年年底挂牌走势来看,基本上都在逐步减少,房东挂牌意愿逐步降低,今年却有不降反增的走势。”
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比上月增加10个
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7个,比上月增加10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2个,其中房价指数上涨TOP5是杭州、湛江、上海、厦门和成都,同时武汉、天津、深圳、重庆、锦州、宜昌、南充、长春、宁波、太原、南京和平顶山等城市也为正增长。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此分析指,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进一步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此类上涨城市数量意味着房价指数拐点到来,是我们判断房地产周期变化的非常重要的依据。从此类城市特征来看,传统大城市普遍在房价表现上是不错的,如杭州、上海、成都和深圳;二线城市开始复苏,尤其是此前深度调整的城市,如厦门、武汉和南京等;如湛江、锦州、宜昌、南充和平顶山等三四线城市,在本轮楼市复苏中,也有较好的积极表现。”
张波指出,在政策效应带动下,市场的交易热度明显提升。“从安居客线上数据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时长的缩短,说明市场的成交正在加速,房价已经处于底部阶段。11月仅有广州的挂牌时长出现上升,北上深在政策的持续刺激之下交易量明显回升,也加快了二手房的去化速度。成交周期的缩短也是房价‘止跌回稳’的前置性指标,随着成交周期不断缩短,房地产整体面趋于稳定的概率大大增强。”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