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20日,《童心筑城——儿童友好城市之广州实践》新书发布交流会,于白云街儿童发展中心举行。该书由广州妇女学研究会编著、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得到了越秀区妇联、越秀区白云街道、广东丹姿慈善基金会大力支持。它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及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儿童友好城市的“广州模式”,将广州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努力与成果,凝聚成一部充满温度和深度的作品。
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广州当仁不让
一个穿紫衣的女孩子,她回首时,笑靥如花,如同一朵太阳花。她的背后,是广州的地标建筑。孩子很幸福,广州很友好。
这正是《童心筑城——儿童友好城市之广州实践》一书的封面。而它恰恰是作者团队的匠心独运。当摄影师选好照片后,问模特小女孩:你喜欢什么颜色?小女孩说:紫色。于是,小女孩的白衣Al成紫衣了。紫衣若素,初心如是。
羊城晚报出版社社长陶勇出席了新书发布交流会。该书的责任编辑潘子扬代表出版方介绍了《童心筑城》的编辑出版情况。据介绍,本书起名为《童心筑城》,深刻诠释了“用童心筑造城市,让城市更加友好”的理念。
“儿童友好,不仅是让孩子们有一片玩乐处,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让孩子们充分融入其中,让城市时刻保持一份‘童心’,思考今天的我们想要留给未来的小主人们一座怎样的城市,从而让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服务更加贴近未来。”本书的作者是葛思坤、陈晓蕾、刘云,陈晓蕾代表三位著作者向与会来宾介绍书稿创作过程。
陈晓蕾关于该书的分享题目是《予心童行》,她说“予”是她女儿的名字。
到场参加新书发布交流会的越秀区副区长李怆剑则强调了“仁者爱人,当仁不让”。他说:“《童心筑城》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论进行了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提升,有助于为未来的工作树立信心并提供路径指引,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作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之白云街模式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的李怆剑,他深谙“一起来,更精彩”的力量,很认真地把参与了该书系列调研活动的妇研会专家名单又读了一遍。李怆剑表示,越秀区今后将继续为儿童友好社区张口、张罗、张扬。
越秀区白云街,构筑儿童友好社区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越秀区妇联主席王燕玲、越秀区白云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慧玲、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叶娃娃向街道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代表赠书。
受赠书代表、筑南社区居委会主任吴瑞娴表示,《童心筑城》展示了儿童友好城市应有的温度与善意,她计划将书中的知识与理念付诸实践,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贡献力量。
吴瑞娴也介绍了白云街筑南社区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的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多元化、跨领域”的服务团队,号召居民加入儿童友好志愿服务行列,如爱心妈妈服务队、甜蜜烘焙服务队、向日葵心理服务队、青春飞阳服务队等,发挥各自专长,开展了“反家暴宣传”“小小技能师”“垃圾分类我参与”“社区议事会”“植绿护绿爱绿”“点亮花灯”等丰富多彩的儿童友好活动。由此,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社区或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有机会获得社区少先队特别定制的荣誉大拇指徽章,集齐5枚大拇指即可返回学校兑换一枚少先队章。
白云街还注重精准服务,通过入户摸排与定期探访,全面掌握辖区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与服务需求,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困境儿童。
以儿童友好“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大提升”
广州妇女学研究会刘云会长介绍道:《童心筑城——儿童友好城市之广州实践》,在全面讲述广州模式的同时,也聚焦于活力老城区越秀区,以白云街道为例,该街通过四维融合理念,即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与城市更新工程相融合,将社区教化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功能相融合,将儿童服务和社区治理相结合,以儿童友好“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大提升”,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提供创新路径和实践范式。
据悉,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本书的出版,既是对广州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先进实践的总结,也是对这一领域理论体系的深度丰富与拓展。
一位一直参与创建广州儿童友好城市调研活动的专家,也分享了对《童心筑梦》的读后感,及其项目的观察。他认为:项目实现了第一线工作人员、专家、媒体人的人员三合一,全员化、全面化、全息化的内容三合一,策划、执行、推广的流程三合一,参与度、知晓度、美誉度的效果三合一。
“我们到一个长者社区访问,主办方很自豪地说:你看,我们旁边有幼儿园、学校,是真正的活力社区和乐活生活。”这位专家感同身受。
专家团队获聘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顾问
新书发布交流会现场,越秀区副区长李剑怆、越秀区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卢锦豪为专家颁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顾问专家”聘书。受聘专家包括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葛思坤、暨南大学博士后陈晓蕾、广州妇女学研究会会长刘云、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海燕、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海滢、广东省委党校教授谢爱武、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桂萍、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苏虹、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妮等。
据了解,研究团队未来还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知,通过组织研讨会、工作坊和公众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儿童权益的重视。同时,研究团队将持续关注并深入调研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进展,不断产出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与教育、卫生、城市规划等多个部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助力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提质升级,从而在城市中创建更多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傅妍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