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28日,广州首条环线——十一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当天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清城站至飞霞站)也同步开通,标志着广州地铁运营的大湾区“地铁+城际”里程突破1000公里,其中地铁705.1公里、城际铁路338.3公里。十一号线全长约44.2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31座车站换乘站达26座,开通初期14座与既有线路换乘。线路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连接琶洲、广州东站、火车站、白鹅潭(芳村)等4大枢纽,实现城市内部的高效循环与无缝衔接,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十一号线的开通这是广州轨道交通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时刻,为大湾区交通深度融合、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广州智慧、广州力量。
广州地铁明年新开通10条(段)共173公里“地铁+城际”线路
12月28日上午,十一号线开通活动在彩虹桥站举行。近200名建设者代表、市民代表共同体验了十一号线首发列车。
随着“喜跃鼓”击鼓声响起,宣告十一号线顺利开通,广州正式迈入“环线时代”。从零起步,到跨越1000公里运营里程,既是广州城市轨道交通新的里程碑,也是“轨道上的大湾区”新的起跑点。
根据此前广州地铁官宣的消息,十一号线正式开通时间是12月28日14时。此前飞站的六号线沙河站将同步对外运营。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成在开通活动致辞时诚挚地向市民街坊致谢:“这份开通的喜悦,承载着广大市民的期盼和支持。我们深知,在城市建成区,特别是老城区修地铁,给沿线市民的日常生活添了不少麻烦。有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包容,才有今天的建设成果。此时此刻,我怀着感恩的心,向广大市民朋友道一声:感恩一路有你,感谢一路支持!”他表示,广州地铁集团上下将铆足干劲、凝聚力量,明年新开通10条(段)共173公里的“地铁+城际”线路,进一步织密地铁和城际两张网,推动“四网融合”取得新突破,为广州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贡献力量。
十一号线搭乘攻略 环线乘车要“三看”
十一号线与其他线路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内环”“外环”“半环站”的概念。最简单的搭乘窍门就是:目的地在半环站内深色显示就是选对了方向。
为了方便乘客搭乘十一号线,广州地铁向乘客推荐了环线乘车“三看法”。
一看站台扶梯、楼梯正前方吊顶导向灯箱,寻找“下站”“内、外环”“途经站”等信息。
二看站台柱面、墙面或站台门上的环线图,寻找乘客目的地站。结合“半环站”,乘客只需确认 “目的地站”在导向指引上是“深色”显示,那就代表乘客正位于地铁推荐的乘车方向;如果“目的地站”是“灰显”,则建议乘客到另一侧站台候车。
三看站台地铁电视或听站台广播,乘客可以再次确认自己的乘车方向是否无误。
开通活动精彩纷呈,“游赏玩乐”多重体验
为庆贺新线开通,广州地铁紧扣岭南文化主线,十一号线各站播放《步步高》《花好月圆》等广东音乐经典曲目,并推出十一号线“游、赏、玩、乐”攻略,通过主题展、音乐会、互动活动以及车站环境美化布置等,营造开通喜庆氛围,让市民尽享环线探索之乐。
“游”:芳村、如意坊、大塘、彩虹桥、云台花园5个站点设有新线打卡专区,现场展示十一号线美食文旅地图、开通纪念票、车模等文创。同时上线地铁乘车码集印打卡活动,市民可到芳村、江泰路、如意坊、中山八、大塘、华师、琶洲、中医药大学、云台花园、鹤洞东、彩虹桥等11个站点盖章集印,将有机会领取乘车优惠、专属开通徽章等礼品。
“赏”:花艺布置、主题摆设装点沿线各站,其中彩虹桥、石围塘、鹤洞东、琶洲、天河公园、龙口西、中医药大学等车站的装饰专门融入了非遗元素。部分站点还推出特色文化展览,包括天河公园的五彩瓷器文化展、书法文化展,云台花园的非遗主题展,石围塘的艺术摄影展,龙口西的广东历史文化展,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文化展以及芳村的广绣作品展等。
“玩”:开通当天,地铁吉祥物悠悠与悠悠街坊在重点车站、列车开展大巡游,现场偶遇的乘客不仅可以合影留念,还有机会收获惊喜小礼品。彩虹桥站联合周边邮局为市民提供邮资明信片盖章寄送服务,有需要的乘客可在16:00前到现场联系工作人员投递。石围塘和琶洲则分别开展“茶香古韵,筝音绕环”茶艺古筝活动、“科技跃动,拾壹环通”AI体验活动。
“乐”:天河公园“奇遇音乐荟”钢琴音乐空间14:30-16:00将开展歌舞及乐器演奏,市民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还能参与趣味游戏互动。
各站末班车时间不同,市民出行需留意
十一号线全线单程运行时间约75分钟,工作日高峰时段、低峰时段、周末高峰行车间隔分别为5分22秒,7分30秒和6分15秒。
据悉,十一号线采用内外环单一行车交路,在正常情况下,环线列车在沿线各站不间断运行。十一号线各站首班车在6:00至6:19之间,每天内、外环各站最后1趟“全程环线运营列车”在21:44至22:56之间发车,在此之后的内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赤沙站、外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龙潭站。
广州地铁温馨提醒,末班车运营时间有不同,广大市民出行还需多加留意,以免耽误行程。具体首末班车时间可见各站出入口的运营时间标识,也可通过“广州地铁”微信公众号或广州地铁官方APP查询。
此外,环线运行列车在早、晚高峰过后,部分列车将在龙潭或赤沙站退出运营服务,遇上退出运营服务列车的市民请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有序下车,耐心等候下一趟列车。
26座口袋公园“扮靓”广州
为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风貌品质,广州地铁联合施工单位中铁二局等单位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及附属设施进行优化,设置“口袋公园”,结合周边城市风貌进行地面景观品质化提升,使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紧密融合。据了解,全线共打造26处地铁“口袋公园”,为城市增彩,扮靓绿美广州。
“口袋公园”实现一站一景,彩虹桥站西苑小游园种植黄花风铃木、木棉对地铁附属设施进行消影;流花湖公园在地铁附属设施上合建观景平台、攀岩设施,融入碧道建设,给市民提供集市政功能与休闲功能于一身的新打卡点;如意坊站结合永庆坊西关民居建筑元素和“时敏苑”历史,优化广场布局,扩大绿化面积,种植木棉和出入口相呼应;芳村结合白鹅潭珠江景观带打造花艺公园点缀出入口。
各方声音: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
十一号线开通后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功能
十一号线开通后,广州地铁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络,这样使所有的地铁线联系起来以后,效能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把这些线路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它也提升了地铁对于老百姓的吸引力,大家觉得更加便捷了。大家出门可能会更多地去选择地铁。我们城市的发展今后还是要坚持一个公交地铁优先的概念,十一号线的开通使我们城市的交通治理会得到比较极大的改善。
我们还看到,环线加上城际轨道,甚至把高铁也联系起来了,这样会形成一个比较宏大的立体交通体系,广州的交通枢纽功能得到比较大的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功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号线首乘乘客梁先生:
换乘之王将给乘客带来更多便利
1997年乘坐广州地铁一号线,体验了首发列车,买了一个纪念品,是一号线的车厢模型,这个模型现在一直保存在家里。
一晃时间过去了20多年,地铁是他主要的出行方式,他一直见证着广州地铁的发展,“多了好多线路,站点多了,乘坐地铁能去花都,黄埔等,非常方便。”
梁先生的儿子也喜欢坐地铁,经常坐地铁到处玩。当天,父子俩一起参加了首发仪式。梁先生说,体验首发列车,感觉车厢更宽敞、更明亮。11号线是“换乘之王”,换乘的功能将给广大市民带来便利。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梁贤安 李斯璐 王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