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提供新生儿生育登记凭证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申领、国(境)内出生登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卡申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申报(新生儿医保缴费)、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是广东宝宝出生要办妥的九件事。
去年12月8日至今,广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网通办、全省联办,促进医保服务提质增效。
12月30日,记者获悉此项工作已被列入国务院办公厅政务办公室11月印发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典型经验做法(二)》,向全国其他各省推广。
新生儿父母“零跑动”完成“出生9件事”
据估算,在户政窗口办理线下一笔出生登记业务需要耗时23分钟,而“出生一件事”联办同类业务只需8分钟。这么高效的办事效率,是如何实现的?广东省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一级调研员林洪介绍:“原则是‘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零跑动’,关键之处是打破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
据了解,过去一年来为了建成广东省“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平台,省卫生健康委牵头,依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为业务枢纽,打通五个省级部门七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对接粤信签、数字空间预授权、预防接种、生育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省公安厅户籍业务系统、医保系统、社保业务系统和新生儿医保缴费等九个接口,真正实现集成化办理数据的实时推送、接收和流转,落实省内各级单位联办过程中相应流程、材料、规范的要求。
随着集成化平台建设,广东省把“生育登记”和“新生儿医保缴费”纳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的事项选择清单,使“一件事”集成化办理业务开展更富生命力,业务需求更贴近群众所需。
依托粤省事APP,群众可在线轻松办理,通过刷脸自动读取个人基本信息并调用电子证照提交申请,完成申办后,各部门的业务证照通过电子证照预授权流转应用,并将结果返回到群众,群众通过粤省事APP则可以查询已办理的证件电子证照及业务信息。
据估算,在户政窗口办理线下一笔出生登记业务需要耗时23分钟,而“出生一件事”联办同类业务只需8分钟,同时也实现了为广大基层户籍民警减负的目标。截至目前,与新生儿相关事项办理时间、办理材料、业务表单分别比平台上线前减少70%、72%、82%。群众以前至少需要3次到不同部门窗口现场办理、时限累计需要17个工作日,优化到实现“零跑动”(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在粤省事客户端“掌上即办、一网通办”),办理时限累计只需要5个工作日(除制证及邮递时间外)。
提高办理“出生一件事”的知晓度
时至11月,项目组仍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实地测试、验证,二次优化升级集成化平台。据统计,现在一周的办理量已是升级前一个月的量,最近两个月的量约为前十个月的2.5倍,国家重点事项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作用正在显现。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下一步,是让各级卫生健康局(委)妇幼科(处、股)要把让群众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纳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便民利民有力举措,积极推进,确保让群众知悉会用,进一步提升出生医学证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同时也倡导助产机构在网站、公众号提供使用指南等宣传资料、视频,产科产房、出生证签发窗口摆放“出生一件事”办理相关指引、宣传折页,助产机构在产妇出院前安排专人向其做一次面对面宣传指导,对符合“出生一件事”办理条件的产妇,引导通过“出生一件事”APP联办出生证等9个事项;对其他产妇引导通过粤省事“出生医学证明申领”微信小程序办出生证。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