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月16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启第二场“代表通道”。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涛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领域的实践平台,对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至关重要。作为省人大代表的刘涛,同时也是猎德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站站长。谈到过去一年在基层立法联络点的经历,刘涛表示很多基层群众的声音让他记忆犹新。
在制定《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时,一位香港年轻创业者在联络站分享了自己在内地创业初期,对公司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困扰,希望获得政策指导。刘涛及其团队听到心声后便将此建议纳入调研报告,最终促使该期待成为条例中的重要条款。
同样,在制定《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反映基础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联络站收集这些意见,并推动条例将“基础研究”列为独立章节,明确规定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经费保障。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基层立法联络点不胜枚举。”刘涛说,民意寓于立法,立法顺应民意。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也把这些呼声转化为了立法实践中的具体行动。
猎德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站的故事,只是广东省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缩影。在全省各地,有着数以千计的基层代表联络点,不断汲取来自基层的智慧。刘涛深知,基层群众的意见是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为此,他提议:“基层立法联络点始终敞开大门,欢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共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