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7日,2025年花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与社会各界共谋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4年10月,广州花都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花都经开区在本次大会现场提出,将全面融入广州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局,以向空、向绿、向新为方向,构建具有花都特色的“12635”现代化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一个总体要求;把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构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六大战略性产业;前瞻布局具身智能、前沿新材料、细胞与基因三大未来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会展、现代商贸、旅游休闲、专业服务五大现代服务业。
大会现场,“国家级”花都经开区重磅发布首批13份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覆盖领域最广泛。制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8份专项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等5份综合类政策,既有向“新”而行、向“智”进军、向“绿”奔赴的力度,又有“亲商助企”“爱才引才”的温度,涵盖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二是抢占赛道最迅速。全省、全市率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新材料十条”政策,彰显出面向未来、前瞻布局的花都速度。
三是支持力度最硬核。打响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政策双响炮,1亿重奖平台建设,150万资助人才集聚;以“3年超3亿”的力度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鼓励创新药品研发生产、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资助1亿,单个引进项目最高补贴8000万;以近2亿的“真金白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以设立20亿基金、提供人才房最高8年免租金等举措优化产业生态。
四是要素保障最有力。大幅降低工业用地成本,按评估价的70%设定出让起始价;针对“重点产业方向的龙头企业项目用地”,采取“定制化”土地政策,享受“最惠待遇”。发挥绿色金融优势,每年推出不少于50亿元普惠贷款,推动金融活水直达企业。
五是应用场景最充足。将推出大批量、多层次的应用场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企采购一批智能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将开放屋顶光伏、应急等公共事业领域,将以百万级的资金鼓励企业打造应用场景项目,让各类企业的优秀产品更好服务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花都经开区提出,今后五年,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殷殷嘱托,实施“大改革”“大赋能”“大服务”三大行动,全力推动国家级花都经开区战略开局,力争到2030年,园区GDP跃升到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为打造“枢纽之城”贡献更多园区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