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以“汇聚新质生产力 引领发展新征程”为主题,会上发布并解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关于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揭牌设立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六大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
今年目标完成固投2500亿元
去年底,广州谋划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出了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的动员令。其中,15个战略性产业,有8个布局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6个未来产业,全部落在黄埔。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该区肩负着“广州产业增长极”的重任,必须在对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找定位、选赛道,在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优势、育新能。
2025年,该区确立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推动180个项目开工、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
会场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埔区委书记陈杰与人形机器人走上舞台,共同启动按钮,揭牌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涵盖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六大重点产业,形成全区“一盘棋”抓产业发展工作体系。
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例,该区将以新组织架构为抓手,投入更多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向新、聚链成群。
“三大攻坚战”号角吹响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吹响号角,打响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攻坚战”。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该区将重点围绕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赛道,积极服务好亿航智能、星河动力等细分龙头,打造西区航空航天科技小镇等一批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培育一批100亿级、500亿级未来产业后备军,加快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该区将聚焦新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全年引进优质项目400个,完成600亿元工业投资,同时支持小鹏、百济神州、粤芯等重点企业产能爬坡,加快视源全球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打造3-5个1000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在锻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方面,该区将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全力支持超1000家企业持续开展技改、数改、绿改,让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广州开发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会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晓斌发布并解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科创母基金规模提升至50亿元,并将其中30%的资金用于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曾 妮 林文慧 邱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