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歌颂英雄花开英雄城,展现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百年风华,传承和弘扬木棉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以及广州人拼搏进取、敢立潮头、开拓创新的精神,特举办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有关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
广东岭南诗社
广东新快报社
二、活动主题
围绕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进行诗词联创作,展现广州历史文化、木棉花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新时代广州风貌。
三、活动时间和比赛规则
第一轮:2025年2月8日至2月28日,评选产生第一轮擂主、三名先锋奖。
颁奖拟定在3月初举行的“2025‘听见花开•红棉颂’广州中山纪念堂第四届木棉文化节”启动仪式上。
第二轮:2025年3月1日至3月15日,在挑战第一轮擂主作品中评选产生第二轮擂主、三名先锋奖。
第三轮:2025年3月16日至3月31日,在挑战第二轮擂主作品中评选产生第三轮擂主、三名先锋奖。
擂主若守擂成功,可连任。
四、参赛要求
1. 参赛作品必须围绕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展开,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
2. 征稿体裁为古典诗词和对联,要求格律准确、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非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诗词要注明。
3. 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在其他公开场合发表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拒绝AI作品。
五、奖项设置
本次擂台赛共设三轮,每轮设擂主一名,奖金为1000元。每轮设先锋奖三名,奖金每人200元。
六、投稿方式和评奖公告
投稿设有两种渠道:其一,将参赛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gdlnss@126.com,邮件主题务必注明“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投稿”,且在作品后附上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以及通讯地址;其二,参赛者把作品粘贴至广东岭南诗社公众号“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启事”此条推文下方的留言区,投稿时可使用真名或笔名,不必附上个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隐私信息。此外,每位作者投稿作品数量每轮不超过2首。
主办方将每轮的评奖结果在广东岭南诗社公众号“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启事”此条推文的留言区上进行公告。参赛者务必及时关注每轮留言区动态以及主办方反馈的信息。
七、评委团队
本擂台赛将邀请诗词领域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委团队,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审。
八、其他事项
1. 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展示和出版等使用,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2. 参赛选手需遵守比赛规则,如有违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3.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欢迎广大诗词爱好者踊跃投稿,共同参与这场诗词赛事!
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组委会
2025年2月8日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共和东路19号202/203室
联系人:李喜莲 张雯
电话:020-87779199、87662020
广州中山纪念堂简介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东西跨度63.32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琉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的主色调鲜明夺目;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如今,广州中山纪念堂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的一张历史名片。
中山纪念堂木棉——极致绽放的最美木棉
中山纪念堂园区内共有29株木棉,其中,1株古树,9株胸径超过80厘米,是广州市珍贵的古树后续资源库。年龄最大的1株是位于东北角的古木棉,编号为44010400311300018,树龄超过350年,树高约27米,胸围约6米,冠幅约33米。2018年,这株苍劲古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木棉”,因此,也被称为“木棉王”。木棉王亲历了满清王朝的腐朽堕落、广州起义的英勇壮烈、孙中山先生的百折不挠和军阀陈炯明反革命叛乱,目睹总统府被夷为平地后又建起了一座全新的中山纪念堂。虽历经苦难,古树仍屹立不倒,风走云飞,斗转星移,细细品味着数百年的风霜,仿佛祖国母亲正张开手臂,迎接四海儿女的归来。
几百年沧海桑田,古树依旧苍翠挺拔,老而弥坚。每逢三月,古木棉盛开,花朵硕大而饱满,红如火焰,灿若云霞,极为壮观,闪耀着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广州精神。古树下立有一块景观石,石上刻有原广州市市长朱光赞美红棉的词作:“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人道是,三月正春风。”
来源:广东岭南诗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