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文化的普及与旧文化的隐退形成的巨大反差,致使一些文化人声言中华文脉已断。我们开辟《岭南雅韵》专栏,将1949年以后形成的若干群体的诗词作品整理出来,是想借此证明中华文脉一直延绵不断。
20世纪50年代,大学里的教授和社会上的文化人,就用雅集酬唱和打诗钟、撰楹联、作谜语等形式,延续传统文脉。
1961年朱庸斋先生首先在寓所分春馆中设帐授徒,先后培育出陈永正、蔡国颂、吕君忾、周正光、李国明等词坛翘楚,他们光大师门,承传薪火,2021年刊印的《翰墨分春》即收入分春馆弟子29人、再传弟子31人、流风馀韵34人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岭南地区雄直清雅的文脉;
1962年开始,佟绍弼先生以其学问才华吸引了包括时号南园新五子的黎益之、潘元福、周锡䪖、陈永正、刘斯奋在内的青少年英才,茶座雅聚,品茗谈诗,传承文脉。1970年后,这群青年又从陈寂教授和刘逸生先生游,群聚唱和,相互点评,颇得师友过从之乐;
20世纪80年代,一些更年轻的诗词爱好者,聚集张采庵先生的春树人家,接受薰陶,茁壮成长。
21世纪伊始,中山大学中文系率先成立诗社,举办粤港澳台及全国大学生的诗词大赛,还利用假期开设高级培训班,招收各地青年教师、研究生中的诗词爱好者到中大听课,对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各地高校诗社纷纷成立,积极参与诗词大赛,参与者除文科学生外,更全面覆盖理工医农各专业,优秀获奖者中,理工类学生不在少数。
我们将为这一文脉传承作出重要贡献的老辈学者的作品编选刊登,以表我们的敬意,作为《岭南雅韵》这一栏目的阶段性总结。
吴三立诗词选
吴三立(1897~1989年),字辛旨,广东平远县人。语言文字学家、诗人、书法家。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广东中同语言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经学通论》《杜诗述要》《秦淮海词笺》《吴辛旨诗集》等。与朱庸斋先生交往密切,对分春馆弟子也多有教诲。
雨夜偶成
郁郁羁栖珠海滨,经旬深闭负芳辰。
一楼世外容舒放,万感灯前迭旧新。
文豹岂能终隐雾,落花何计遣飘茵。
凄闲心事听春雨,兀对深杯自拊循。
陶庵自蜀中贶诗意敦词美次韵奉酬
九千字例三千牍,健吏文儒自有真。
笔下乍惊翻海鳄,世间几见籋云麟。
春残燕市迷前赏,梦入巴山忆故人。
别后匆匆过廿载,愧无佳况报交亲。
陈铨投诗见赠,颇用僻韵,次韵答之
娉婷修竹矜高格,的烁奇花见史胎。
遥夜一灯窥象罔,春风千里骋龙媒。
自崖而返君其远,与古为徒世所猜。
牢落万端无可说,偶逢佳士一欢咍。
甲申旅坪曾为《清明前后杂诗八首》 脱稿而大病作,朋辈异之。日月逾迈今已三度清明矣。重展旧篇,不能无言
前诗忍问出酸呻,三载流光及此辰。
蛮触独争谁念乱,蓼虫不徙事尤辛。
啼号满野成今日,存殁难言一故人。
旧感新怀足肠断,那容闲意更伤春。
丁亥清明登白云山拜黄晦闻师墓同伯轩苍萍真如
相携北陇荐馨芬,寒日浮阴惨不欣。
十载枯荣看宿草,丛峦亏蔽护孤坟。
诗传岂了平生志,国乱真防地下闻。
回首师门寻断梦,扪碑无语仰苍雯。
夜中编校杨徽五前辈《榕园诗稿》敬题一首
黄梁矜赏记当年,老去高吟未可攀。
按节微闻宫徵异,希风应在宋唐间。
隐心家国情何限,留眼桑田意转闲。
遥夜一编更凄叹,斯人终遣啸湖山。
遣怀一首次魏建功韵
无端哀乐萃中年,梦里空华强自妍。
坐阅沙虫供一笑,终怜梧鼠只能缘。
春兰秋菊竞时节,成佛生天任后先。
壮志销沉百不就,枉思秃笔斗苍坚。
次韵酬祝南兄
到无人爱斯高绝,邵论梅诗亮不诬。
试看轩轩云际鹤,肯随泛泛水中凫。
兀弹古调惊伧耳,自媚寒檠捻短须。
何日尊前契玄赏,高歌相对据枯梧。
祝南倒诬字韵答所和诗复次韵奉答
敢以龙云拟郊愈,元知陶谢不枝梧。
气同沆瀣今谁是?宝至尊卣世岂须。
应有歌声出金石,未妨闲意伴鸥凫。
吾曹所学终能信,堪笑群喧尽矫诬。
回寒
久暖回寒岂所期,楼头缩手向书帏。
凝阴郁郁天为窄,振瓦声声风弄威。
顿觉胫间寒起粟,忍闻道侧泣无衣。
民生无告谁能恤,早见兵氛逐雪飞。
寄怀枕戈雨山韶州
自守一壶成市隐,偶参世法号浮生。
十年同向双江醉,千首能令万户轻。
客路逢君宁恨晚,风萍散迹恐难并。
春愁渐乱将安道,况有边笳警故城。
题《青镫课孙图》为杨芝泉
午夜孤帏里,寒镫一卷横。
春风生几席,篁籁答书声。
茹蘗卅年事,披图双泪倾。
报刘嗟日短,我亦不胜情 。
清明前后杂诗八首(选四)
其一
啼鹃催绿老,畹晚惜芳辰。
春意雨中尽,欢悰梦里真。
瓶花犹自媚,窗月故含颦。
客子光阴贱,嗟哉蓬转身。
其二
疗饿无长策,投荒阅岁年。
米盐分日课,笳柝(原书作拆,疑柝之误)警宵眠。
饥鼠空窥盎,稚儿漫索钱。
身谋安可道,负手晚风前。
其六
独夜回灯坐,填膺百感新。
世情鲁酒薄,生事蓼虫辛。
积念都成悔,倾囊肯向人。
更阑群动息,风叶答微呻。
其八
劫雨花轻命,沾泥点点殷。
可同尘露感,空忆盛时颜。
游蝶迷归处,骚魂自往还。
作歌哀窈窕,吾意亦闲闲。
次韵酬何觉夫蒙山寄诗
南鸿忽递诗简至,把诵灯前意豁如。
劲节自从霜后见,郁怀端向酒边舒。
藤萝筛月容摊卷,风雨摇天合闭庐。
穷约应同孟贞曜,怜渠家具少于车。
劭西先生自城固损书暨诗感赋长句以报
春明十载栖游地,今日都随万劫空。
往事寻思惟自惜,别来伤逝与公同。
尽收隗磊浇杯底,兀有沧桑挂梦中。
尚想当年中海水,波心曾照醉颜红。
遣怀再叠张督学韵
年来意兴转萧疏,收拾雄心倦世途。
习苦蓼虫聊复尔,照颜霜镜了非吾。
梦中花事春仍在,指下弦音调已孤。
瞥眼浮生千劫过,此身端合老江湖。
元日招子明士略士坚饮
乱离成小聚,佳节若为欢。
暂却边愁去,拌教酒杯宽。
盆花犹自媚,庭柏共春寒。
各有仲宣感,斜阳莫倚阑。
元旦偶成
尘役催人老,天涯物候更。
须眉得秋气,笳鼓压春声。
薄醉酬佳节,揩眸惜晚晴。
寻常惊岁晚,况复乱离情。
除夕
一岁向宵尽,羁愁欲遣难。
劳生殊未已,去日苦无端。
朔吹翻江急,春镫照梦寒 。
蹉跎成底事,回首祗增叹。
次韵奉洲雨生秘书见赠
相知薛若轩相别,远惠琼玫喜可知。
放眼高歌容我辈,稽天大浸此何时。
诗成南渡应千首,源溯西江共一师。
好待春城风雨夜,翦镫责茗与论诗。
闻潮汕陷虏书感(四首选二)
其一
无险元知欲守艰,背城一战血犹殷。
江山难作华夏限,坐使胡艎入海湾。
其三
千年文教启韩公,忍见衣冠扇虏风。
蒿目天南余涕泪,横流谁障百川东。
月夜不寐有怀敬师滇南
都讲殊邦岁再更,归来烽火照神京。
时逢多难身焉托?草就平戎泪欲倾。
江上悲风传柝警,人间待曙望鸡鸣。
仰看明月无穷思,宁止寻常惜别情。
偶阅旧作《心里词稿)一卷为题三绝句(选一)
其一
十年绮语今重省,往事凄迷剧可嗟。
意绪年来渐萧瑟,应无幻梦到空花。
读先师黄晦闻《兼葭楼诗集》敬题 (选一)
其一
廿年未已说诗心,一往孤怀略可寻。
风露入肝尘滓尽,兼葭寄意溯洄深。
南冠北客伤时语,菊晚荷拈带泪吟。
逸调堪追陈正字,长留天地作商音。
除夕
殊乡此夜年将尽,朔吹回寒酒半醒。
万事从知催鬓白,一灯犹解向人青。
应无冰炭留胸府,剩有疏花活胆瓶。
少日壮怀今尚在,未须天末叹飘零。
登南台和谢远涵
浃旬雾雨罩南台,此日登临霁色开。
隔寺钟声穿石出,几家烟火逐云来。
未携佳句频搔首,多负名山只愧才。
我辈此来须当饮,茫茫时局岂胜哀。
总顾问:陈永正、张桂光
总策划:林如敏、冯树盛
总统筹:林波、洪波
海报设计:李涛、胡修源
整理、编辑:黄晓霞、胡修源、潘璟璐、曾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