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赏花灯、猜灯谜,看非遗表演、品非遗小吃……2月12日元宵节当天“穿越·松山湖”2025年东莞市元宵大型沉浸式游园会在悠兰里ULAND-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举行。
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松山湖管委会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承办,旨在营造“新春・进莞来团聚”的浓厚氛围,为市民朋友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巴西科学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袁锦昀,市政协副主席梁佳沂,东莞日报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松山湖管委会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非遗盛宴:传统技艺闪耀舞台
夜幕降临,松山湖畔光影流转。游园会在醒狮表演中拉开帷幕,十多个来自东莞本地与异地特色的非遗项目陆续亮相。清溪麒麟舞灵动腾跃、长安锦厦女子龙舞飒爽生风、麻涌小英雄粤剧的童声清唱、桥头莫家拳虎虎生风……长达上百米的非遗巡游队伍,引发阵阵喝彩。其中,英歌舞队伍与川剧变脸艺人“狭路相逢”,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更是让市民直呼“过瘾”。
本次参与演出的英歌舞队伍为惠来县惠城西一英歌队,是东莞市对口帮扶城市。据悉,惠城西一英歌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以中慢板为节奏,在潮汕传统英歌中融入当地南拳等招式,气势磅礴。当晚,水上非遗空中火壶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手持燃烧的铁壶凌空翻腾,星火如流星坠入湖面,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多元体验: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活动现场,粤港澳非遗墟市成为“人气王”。“非遗艺术”与“潮玩创意”相互辉映、双向奔赴,将首个“非遗春节”的消费活力持续释放。30多个摊位前人头攒动,观音阁德源楼月饼(糖果)、横河大笼粄、道滘裹蒸粽等非遗美食香气四溢,不少市民争相排队购买;掐丝珐琅、蓝晒印相、绒花发簪等特色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体验,实地感受粤港澳地区多元的非遗文化。“今天是元宵佳节,花灯的销量比平常高了许多。我们把传统的大体积花灯缩小,减少灯笼花面,这样花灯看起来更加精致讨巧,也更受大家欢迎了。”莞城花灯摊位负责人袁女士表示。“今年是我来松山湖的第十个年头,见证了松山湖的越来越好。”东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表示,一直以来,松山湖是科技创新的高地,通过今天的活动,松山湖的文化氛围也将越发浓厚。
现场,百米灯谜长廊同样受到市民热捧。灯谜融合了日常知识、传统文化、新春元素以及东莞、松山湖知识问答,市民们穿梭在花灯下,认真思考灯谜答案;此外,11米巨型灯笼也十分“抢眼”。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