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清远市英德市黄花镇于2月22日组织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行25人赴清城区东城街道开展农文康旅产业发展交流学习,重点围绕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土地整合利用、林下经济及低空经济项目等“取经问道”,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帮助镇村干部找差距、查不足、明思路、促提升。
走进江埗猴耳环南药种植基地,考察组详细了解“企业+行政村+农户”的创新合作模式。村经济联社与中草药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同时享受村经济联社合作分红。此外,基地通过间种方式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我们也有中药材种植基础,但产业链延伸不足,必须加快推动‘种产销’一体化,让土地‘生金’!”一名村支书发出感慨。
在清远市和秧合社农文旅项目,考察组深入学习如何盘活“空心村”资源,利用闲置农房和荒地发展农文旅项目的成功经验。项目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小田”变“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体验经济,带动周边村民每户年均增收4.2万元。黄花镇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表示:“东城街道办将‘乡愁’转化为‘乡产’的实践,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鲜活样板。下一步我们将深挖本土文化,打造差异化IP。”
来到清远市星谷科技园,考察组重点调研低空经济项目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黄花镇分管旅游的班子成员表示:“我们要抢抓低空经济政策机遇,传统产业转型必须向‘新’而行,我们将结合区位优势,探索低空经济与旅游等领域的结合点,培育增长新引擎。”
座谈会上,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晓锋就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大数据AI应用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
黄花镇党委书记陈灵通表示,要在对比中找差距,学习东城街道“家底清、思路明”的工作模式,不断推进全镇农文康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建立两地紧密的交流协作机制,补不足、求突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提高工作紧迫性,把握发展机遇,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面对黄花镇农文康旅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罗海花 曾广洲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