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庵诗词选
张采庵(1904—1991),名建白,号采庵,以号行,广州番禺沙湾紫坭人。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曾任仲元中学教席,并于家乡创办紫坭小学,自任校长。前半生从事教育工作。生前曾任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广州楹联学会副会长、广州诗社副社长、广州荔苑诗社社长、广州市荔湾区政协诗书画室副主任和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委员等职。著有《待焚集》(上世纪三十年代刊出、毁于兵火),《春树人家诗词抄》(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春树人家诗词选》(2014年,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以及《春树人家诗文钞》等。
壬午寒食日归玄园四首
江雨正霏霏,江水无情绿。
归舟一日程,两岸杜鹃哭。
五载念乡园,乡园今在目。
重踏旧时路,荒邱认华屋。
重问旧时人,相从登鬼录。
世乱米成珠,野菜果饥腹。
人语但嗟叹,蛙声时断续。
村径积寒烟,萧条怵心曲。
哀此劫余灰,其谁恣荼毒。
道出村之南,近见玄园树。
园树已扶疏,高荫钓游处。
入门寂寂春,一庭寒食雨。
家人喜相视,登堂告慈母。
慈母已白头,游子亦憔悴。
摘菜具盘餐,烛光照情语。
国难日以深,乱离撑肺腑。
何事忽相触,惨淡羌村句。
邻人过门来,殷殷为道旧。
云自识干戈,避灾无二酉。
才得倭兵行,又为强豪走。
余生偶然在,田宅不复有。
一儿新饿死,一女病消瘦。
东巷与北家,流亡不可守。
独有烂羊头,官印大如斗。
亦有黑面鬼,食肉衣文绣。
岁岁望还师,师还人在否。
言罢一长吁,零泪落襟袖。
夜雨打幽窗,欲眠眠又醒。
起爇松明烛,光寒才有影。
一卷劫余书,独耐春宵冷。
何处枪声起,忽与长风应。
老母秉烛来,妻儿坐相警。
是谁哀以呼,凄凄不可听。
月黑杀人夜,昔昔念微命。
哀哉修罗场,却道和平境,
为问窦元戎,神州何日定。
洞箫吟
截竹南山下,刲刳去其节。
仿古爲洞箫,五音调六穴。
十载共飘零,因依未常别。
坚理渍赬黄,绛唇发清越。
有时参差弄,松梢下晴月。
有时泣怨音,空山鹃啼血。
濩落风尘下,此音谁赏悦。
扁舟泝长江,两心同呜咽。
停指一相看,一看一肠热。
洞箫复洞箫,箫应喻吾说。
宁作阳春孤,莫学巴歌拙。
重有感
东海无劳问浅深,风波憔悴念精禽。
如今敛翅归何许,早负当年衔石心。
紫坭竹枝词十八首(选一)
家住村南第五桥。松风如浪月如潮。
隔涌时有蚕桑女。一曲南音百啭娇。
告墓二首(选一)
蓬庐难事守孤坟,百拜焚黄告所亲。
薄产经营归庶弟,容儿去作读书人。
闻蝉
伤心齐女千年后,犹向人间作怨歌。
腹下声嘶长调冷,柳梢阴薄夕阳多。
未能知雪愁如此,似是含风唤奈何。
几度摇情听渐远,带秋飞曳别枝过。
登山
销声养粹到岩阿。九点齐烟入啸歌。
天外风雷龙变化。人间哀乐酒消磨。
长松啼鸟争枝急。古庙残碑阅岁多。
独上高峰愁满眼。不堪遥望碎山河。
秋燕六章选一
浮踪浪迹自年年,瘦影伶俜掠远天。
可有心情投玉梦,已无花片落琼筵。
时危易竭江关泪,路阻难传咫尺笺。
六代豪华云散去,一回相顾一凄然。
四柳诗之苏台柳
当年青眼向谁开,故国山川日几回。
金缕初长吴命短,白虹一去越师来。
携云握雨怜春事,落月栖乌有暮哀。
阅尽兴亡难起舞,任他麋鹿自徘徊。
一九六六年九月廿二日红卫兵勒令归乡内子淡俜结装相随旋又奉令返回原职计居乡一百天(九选二)
排愁无计遣心兵,十里林塘九月晴。
故作春容霜叶色,饱含秋意晚蝉声。
江乡阅世多因革,野渡于人但送迎。
吹得西风狂似虎,挺胸消受水云清。
秋心未老尚惊雷,自展残编送酒杯。
本愿琉璃香界住,却从滟澦险滩来。
诗能曲解当投火,心已难明渐向灰。
如此星辰犹昨夜,天方长话费章回。
江楼秋思 一九七一年秋,西昊肃杀,凉意满怀,倚楼极望,浮想翩翩,乃抒以诗(八首)
商风剪剪十三楼,水态云容易变秋。
江浒好招佳日会,天涯应替美人愁。
辞寒节序将催燕,息影情怀试问鸥。
但得花前能小饮,醉乡无意觅封侯。
夕月浮黄渐上棂,萧然人坐一灯青。
放低帘幕秋还在,拍遍阑干意未宁。
白雁横空兵气厉,老鱼吹浪海风腥。
年年烽火南天外,每向长原念鹡鸰。
萧娘初下凤城车,抵似相逢古狭邪。
清供珠兰风叶叶,圆堆金饼月家家。
尚余肝胆酬恩遇,岂乏文章艳岁华。
闻道欲归归便好,绕楼先种合欢花。
隔年佳约忆重阳,失喜开轩与面场。
秔稻西风吴蟹味,芙蓉初日楚衣香。
一从大道分南北,始信离亭有短长。
所谓伊人在何许,苍葭白露水中央。
我亦清狂杜牧之,碧山芳草寄相思。
古人未必甘低首,贫女何难巧画眉。
九月风情秋扇识,百年心事夜灯知。
只今倦着西窗下,且伴黄花读楚词。
数点苍茫海上山,潮生潮落冷烟鬟。
石珧气尽艰为市,铁弩声雄势拔关。
次第严霜催叶脱,安排明月伴珠还。
防秋未是边愁重,放眼鲸涛雁碛间。
卷地风来酒欲醒,秋心忽泛麝兰馨。
共怜赤凤非常色,别抱文犀一点灵。
塞上铀花依重水,云间仙乐渡飞星。
从知福慧无关锁,宝马长驱不耐停。
流光掠眼似奔轮,百劫堂堂不坏身。
几见黄河真似带,其如沧海竟扬尘。
未央无极讴长寿,耐夏延秋接小春。
独倚层楼生喜笑,花枝齐眷白头人。
六榕寺外得句
闭关真与世相违,一塔空留博士碑。
上界香云余晚照,诸天花雨又春时。
人方大悟魔难着,我尚无灵佛可知。
料得榕阴新绿满,绕墙痴立听黄鹂。
失题二首(选一)
欲寻大药返初童,欲抱寒冰语夏虫。
世界如花观自在,云天有路看飞冲。
相思一点张孤雁,销黯三分厉太鸿。
留得秋声殊不俗,人间未必尽痴聋。
导娘曲柬杨九
导游娘,巧装束。曲发金翘宫锦服。
八尺虹光榜社名,桃花江水浸寒竹。
(桃花江寒竹皆其著者)
迷楼列屋待招唤,绣陌金街本非熟。
画里春风识姓名,一姿一容皆可读。
十孔轮盘传电语,所谓伊人笑相许。
香车隐隐到门来,牵帘一笑春眉妩。
导君游,朝复暮。天台细踏春无数。
导君游,暮复朝。月窟微行路正遥。
回头冥漠家何在,倚门有母髪萧萧。
金尽床头欢未已,城南城北多饿死。
国难峥嵘寇亦深,谁人忍作风流帅。
陈娥卫女总无恩,蜀柳吴花皆有泪。
昨夜东风吹梦断,晓锺声动春烟死。
绿满天涯杜宇啼,王孙游骑应归矣。
小重山
枕上
风叩玻窗声未休,梦残无可着,更飞流。棱棱霜气近衾稠,思量处,寒在五更头。
金扇小时羞。如今双鬓白,是恩仇?又须南市赶朝筹,天难曙,珍重木棉裘。
江城子
重过佟绍弼门前时佟已下世矣
西湖官渡软尘舒。绿疏疏,故人居。浅阁深灯,人去夜窗虚。烟雾横斜梯巷底,犹未掩,卖汤炉。
长思厮伴探骊珠。酒相呼,醉相扶。便要愁时,那更得功夫。今夕犯寒拖尺影,风忒煞,月多余。
雨霖铃
与郑引庵为文字交才一年。春秋佳日,每于其所居月当楼中饮酒赋诗,盘桓清娱。讵彩云易散,引庵已矣!呜呼!金刀掩芒,长淮绝涸,不无风流顿丧之感,辄倚此声以悼之。词客有灵,其仿佛而来也。时丙辰四月,雨晦风萧之夕
一春愁隔,剩黄蝴蝶,似曾相识。蔷薇谢后残冻,谁能遣此、江云郑笛。堕角楼深,旧月暗寻上窗槅。甚去处、三月词魂,莫返西头妙香力。
初才锦燕分霞液。度瑶花、细赴红牙拍。浮沤碎影无据,东郭路、素车冥驿。玉笥长扃,空吊年来,凤笺螺墨。更怎奈、风雨萧寥,惹泪鸡声湿。
绿意
余寒寂历,漫一程恨水,春有行色。春未成归,如此芳时,愔愔过却寒食。平芜远笛天涯路,望不到、相思残驿。看百花、开后风晴,别是一番消息。
容与堆烟柳院,滞人如梦魅,勾引沉忆。襟上春痕,楼上春阴,想见杜郎当日。而今隔叶黄鹂老,早撇下、高情歌拍。只奈何、丁字帘前,一点小桃红滴。
探春慢
重访小画舫斋,现为省木偶剧团团址
霜瓦凝愁,水窗破冻,猛忆旧曾留处。几换羊灰,重开凤历,小画舫斋谁主。觅得梅花问,但百问、梅花无语。可怜社燕寻来,乌衣零落门户。
因念春灯结客,高阁酒淋漓,共话宵语。荔子红燃,莲娃清唱,清夏古湾长浦。梦断秋烟散,更落叶、萧萧人去。蓦地歌声,怊怅往时箫鼓。
总顾问:陈永正、张桂光
总策划:林如敏、冯树盛
总统筹:林波、洪波
海报设计:李涛、胡修源
整理、编辑:黄晓霞、胡修源、潘璟璐、曾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