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今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横琴合作区)实施分线管理政策满一周年。据拱北海关统计,一年来,海关在“一线”监管进出境人员超2380万人次,监管进出境车辆超254万辆次,同比增长均超30%;在“二线”监管验放出区车辆超1925万辆次。“一线”“二线”运行平稳顺畅,各项政策红利稳步释放,横琴合作区内的海关备案企业增至2104家。
产业活力多元
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横琴本土企业。近期,该公司进口了一台CFM56-7B飞机发动机,货物总值约7360万元人民币,在拱北海关所属横琴海关办理完保税租赁手续后交付给客户,保障了某航空公司运力需求。
“在横琴,优惠政策加速了我们金融租赁专业化业务转型,比如本次的飞机发动机是保税入区的,大大降低了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横琴金投郭愈强副总经理介绍。
分线管理政策赋予了横琴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货物免税政策进一步拓展;“保税+”模式多点开花,海关创新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保税+物流”“澳店琴仓”模式降低澳资企业仓储成本40%以上;“保税+加工”服务企业惠享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政策,助力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据拱北海关统计,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一年来,103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免税主体资格,免保税货物进出口值约2.6亿元,同比增长75.51%。
双城融合加速
“我是澳门大学的老师,从横琴的家去上班虽然要过关,但比从澳门的家到学校更快,过关就像换乘地铁一样。”现居住在横琴“澳门新街坊”的澳门居民苏女士开心说道。
自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横琴合作区人车两旺,要素流动不断提速。今年2月14日,海关在“一线”监管进出境车辆超9100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超6100辆次,占当日车流的66.5%,均创单日历史新高。
人气旺、消费旺的背后,是“双城生活”的加速共融。
海关不断优化措施,提升通关便利化。持续深化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依托与澳门方面实施18项跨境合作机制,实现卫生检疫、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图像信息共享共用,深化车辆“粤澳联合一站式”验放,创新“一线”出境与安检以及“二线”出区与铁路、水路部门实行“一机双屏,一次过检”联合检查模式,便利要素流动。
“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打造舒适便捷的通关环境,推动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车辆持续快速增长。例如车辆经‘粤澳联合一站式’系统验放,海关环节平均验放时间仅需23秒,非常高效快捷。”横琴海关监管二科科长张曦介绍。
更趋宜居宜业
通关便捷,仅是生活便利的一部分。在横琴,琴澳民生融合是全方位的。分线管理政策为构建趋同澳门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琴澳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制度支撑。
“下班后,我常给老公带他爱吃的咖喱牛杂回家,”作为政策红利的享受者,苏女士深有感触,“楼下的卫生站也引进了澳门药品,不少邻居在这里看澳门医生、领澳门药品,居住生活很方便。”针对指定澳门药品经横琴口岸通关进入合作区,海关打通了澳门居民惯用药入区的“新通道”,助力打造了趋同澳门居民的医药服务保障体系。目前已有296种澳门药品进入横琴“澳门新街坊”卫生站供澳门居民使用。
作为琴澳民生融合发展的体现之一,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能携带生活所需的7大类300余种动植物产品经横琴口岸进入合作区,海关在旅检大厅设立“新家园便捷通道”,更加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
“海关已服务逾3600名澳门居民携带特定动植物产品通关约8900批,助力内地首个澳门子弟学校、社区卫生站等民生项目落地横琴,打造琴澳民生融合新‘桃花源’。”横琴海关旅检一科科长黄宁说。
2025年是横琴合作区第二阶段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拱北海关将对标检验横琴合作区开发建设成效的“三个标准”,紧扣第二阶段发展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为开创“澳门+横琴”新局面贡献海关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师琳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