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9日下午,随着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二期校园教学组团I标段封顶。凤凰山下、会同村旁,一座大学小镇呼之欲出。
当天,北师港浸大师生与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学校20周年校庆启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谋发展新篇章。记者从会上获悉,二十年来,UIC在迈向一流博雅大学的路上,已培养2万多名本硕博毕业生遍布全球,树立了合作办学的典范。
二十年来,在迈向一流博雅大学的路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引领的姿态,在创新学科建设、全球人才引进、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持续发力,树立了合作办学的典范。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表示,北师港浸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始终步履不停,以“博雅教育、全人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起独特的国际化教育模式。
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对学校的发展深感欣慰,并对20年来支持学校不断前进的各界人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期待学校坚持博雅教育理念,继续为国家坚持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子,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第二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汤涛教授说:“这所大学的魅力,在于她始终敢为时代之先,在于她将‘博文雅志,真知笃行’刻入每个学子的灵魂,更在于代代传承中那份永不褪色的教育初心。”他期待学校以20周年为新的起点,书写更壮丽的“湾区传奇”,让世界听见中国博雅教育的声音。
作为学校二期校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组团Ⅰ标段由五栋教学实验楼、一栋办公楼及配套设施组成,整体布局犹如一只张开的智慧之眼,形成鲜明的学术地标形象。未来,北师港浸大将形成以“人文商”为主的一期校园和以“科技、研究生院”为主的二期校园,分列会同古村两边,呈现独特的“大学小镇”格局。
20周年,既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里程碑,亦是奋进未来的新起点。廿年砥砺,博雅笃行。学生永远是学校最好的“名片”。从2009年第一届244名本科生毕业,到如今2万多名本硕博毕业生遍布全球,这是学生成长蜕变的印证,也是学校博雅教育的印记。
陈致校长指出,通过政校企多方协作,二期校园的现代化设施将全面赋能学校国际化发展和博雅教育实践,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学校将聚焦打造未来教育中国方案,深化新文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构建全球学术网络,通过新设立的北师港浸大波士顿中心,为莘莘学子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培育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依托学校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及全国首个全英文“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本硕博专业三大方向,持续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人才。
当天,“吴清辉伉俪演艺厅”冠名揭牌;“北师港浸大艰辛创校校史展”也于学习资源中心开幕。
另据悉,校庆期间,学校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包括雅乐团全球巡演、校庆音乐剧、校友回家日、中学校长论坛等。欢迎全球校友回到母校,重温与大家一同成长的这所大学的样子,共同庆祝她的20岁生日。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韫婕 通讯员 杨炜民 陈晓虹 宋可嘉 俞诗颖 罗诗冰 邓雅文
图片: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