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陈镟报道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核心管理层首次集体亮相媒体沟通会,正式宣告这家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央企,将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目标,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全速启航。
站在新起点,中国长安汽车提出2030年“500万辆产销、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的目标,剑指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也正如发布会上所提到的:“从百年军工到新央企,从重庆走向世界,长安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战略同频。”
打造未来新汽车
这艘“巨舰”成为汽车产业新力量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揭牌。这家由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整合组建的新央企,注册资本达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产业“新力量”。
“这不是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资源的深度融合。”沟通会上,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强调,新集团将聚焦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核心业务,以重庆为总部,辐射全球市场。
长安预判,未来新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达1469亿元,整车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激增49.1%;海外市场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按照规划,全年将冲刺300万辆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100万辆,营业收入预计达3550亿元。
回溯重组历程,这场变革早有伏笔。今年2月,长安汽车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次日进一步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6月5日,重组进程迎来实质性突破。长安汽车公告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被剥离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6月23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从地方国企到央企阵营,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业内分析认为,这一重组是国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
三大战略打底,
三大品牌“势能”跃升
新央企的成立不仅为长安汽车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还将全面赋能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和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助力各品牌实现全方面“势能”跃升。
其中,聚焦“高颜值、高智能、高价值”的阿维塔正加速领跑。数据显示,阿维塔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00%,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三年四车双动力,面向25-70万豪华市场累计交付超17万辆。目前,700余家门店已覆盖200多个城市,地级市覆盖率超80%,海外市场更是激增531%,在泰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稳居第一。按照规划,2026年将推出首款百万级大六座旗舰产品;2030年,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形成覆盖轿车、SUV、MPV在内的完善产品矩阵。
以“科技运动潮牌”定位抢占中高端主流新能源市场的深蓝汽车,作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其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辆,旗下车型覆盖东南亚、欧洲等66个国家及地区。8月1日,深蓝S05 620km版本将正式上市,剑指“全球月销2万辆大单品”;即将亮相的L06更将搭载全球首发的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按照“智领2030”战略,深蓝计划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研发费用,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比35%,冲击“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
启源则定位“智能移动生活家”,今年上半年,启源累计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22.9%,其中4月上市的Q07连续两月登顶20万元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累计交付即将破3万辆。下半年,Q07激光版、A06家轿、纯电小型SUV B216将陆续上市;随着家族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销量规模的逐步扩大,届时,长安启源将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无疑,支撑品牌向上的,是中国长安汽车布局深远的三大战略计划。
在新能源领域,“香格里拉计划”剑指核心技术突破,长安汽车将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推动主流平台年产销达百万辆级,同时布局下一代电池、IGBT等关键部件,探索数字能源与电池回收的商业化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金钟罩”电池已实现“只冒烟、不起火”,2.0版本即将落地;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则破解了北方用户的低温用车痛点。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更显野心。基于“未来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的判断,长安汽车正攻坚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探索Robotaxi、智慧物流等新出行模式。目前,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已落地,阿维塔11搭载3颗激光雷达、34颗辅助驾驶传感器,算力达400TOPS,成为智能安全的标杆。
基于“无海外、不长安” 无基地、不海外”的考量,长安汽车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加速布局。按照“152”规划,长安汽车将深耕东南亚、欧洲等五大区域,同时推进巴西、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可利用产能26万辆。今年5月,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长安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一期10万辆产能辐射全球右舵市场;英国、德国、挪威首批商品车发运,打通欧洲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