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发展环境和机遇。与此同时,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吹响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在这场发展浪潮中,普惠金融作为激活小微企业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广东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精准滴灌民营企业
广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更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民营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更是创新、就业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融资方面,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少困境。如何让金融机构肯下真功夫、愿拿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广东,这道题的答案正在被生动书写。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和金融产品结构,服务新质生产力,成功激活了小微企业的“新引擎”,跑出了普惠金融的“加速度”。截至2024年末,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辖内已设立线下首贷服务中心(专窗)389个,累计通过窗口直接咨询并成功对接首贷户1.3万户,促成获得首贷金额212.3亿元。同时,广东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较年初新增5184亿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小微企业因获得及时资金支持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在2025年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宣布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这一举措无疑为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广东深知,民营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在相当层面上决定了经济的未来。因此,广东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方面,不仅注重“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注重“对症下药”,构建更精准、灵活的融资体系。
为了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广东金融机构多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评估民营企业信用状况,降低风控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政银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低成本、长周期的信贷资金,引导利率适宜的信贷资金快速便捷直达基层。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广东的金融机构也是各显神通。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的“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线上产品,最快1分钟就能完成贷款审批,余额超2400亿元。广州农商行发布的49项“3+N”普惠产品,其中“金米布匹贷”“花卉种植贷”等特色产品累计投放达97亿元。在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下,广东的民营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政策引领与支持
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企政策法规,完善民营经济服务和保障机制,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2月27日召开的省委金融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省长、省委金融委员会主任王伟中强调,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加强政银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低成本、长周期的信贷资金,引导利率适宜的信贷资金快速便捷直达基层,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举措无疑将为广东的民营经济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放开手脚加油干!在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广东民营经济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以外贸进出口为例,2024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5.8万亿元,增长15.2%,较广东整体增速快5.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63.6%。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广东民营经济强大的竞争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民营经济是广东的骄傲。在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广东民营经济将继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辉煌的明天。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