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4月27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 广东站科普活动在广州举行。据了解,为推动接种服务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今年广东准备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年”,重点推进如“30分钟接种圈”,周末接种、移动接种车、试点医生开具“疫苗处方”等十项便民举措,让接种更便捷,让服务更智能高效,让关怀更周到,让医防联手服务更深入,让预防接种更好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成人预防接种服务各地各具创新智慧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刘刚致辞表示,深圳在积极行动,探索医防融合的落地新实践。例如智慧接种、AI医生辅助服务、“15分钟疫苗接种服务圈”、600多家预防接种特色门诊,成人疫苗处方,“深小卫”“深圳疾控”等科普账号的打造等。“此外,我们还积极申请相关的政策支持,已将带状疱疹疫苗等接种费用纳入到医保支付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成人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我们希望将社区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的‘深圳探索’进一步推广到全国,切实提高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朱志伟致辞表示,佛山通过三个精准发力,构建有温度的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第一是构建“固定+移动”双驱动服务网络,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一站式服务,开展进校园、企业、社区的上门接种,并运用“AI+”和电子预防接种证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第二是建立精准科普体系,针对青少年开展“健康副校长”机制下的HPV/流感疫苗校园科普,联合NGO优化健康教育;第三是不断探索为中老年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制疫苗评估处方服务,组建基层健康科普队伍。
广州也在锚定老龄化加剧这一时代课题,谋划更具针对性的破局方案。“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18.7%,他们是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和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而疫苗接种率却远低于国际水平。”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管理指导部王雯补充道,广州流感疫苗在免费政策下接种率约17.0%,带状疱疹疫苗覆盖率较低。核心问题包括疫苗研发与供应规划不足、服务可及性受限、老年群体认知偏差等。
对此,她建议从三方面突破:一是推动建立老年人免疫长期规划,逐步将更多疫苗纳入免费免疫计划;二是优化接种服务,增设老年绿色通道及移动接种点,强化家庭医生“评估-推荐-追踪”全流程管理;三是深化医防协同,通过临床医生精准宣教提升接种意愿。“此外,亟需整合医疗与预防信息系统,实现医院推荐与社区接种的无缝衔接。”
预防胜于治疗,远离带状疱疹疾病风险与负担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中老年人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可能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罹患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以带状疱疹为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常伴有神经痛。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与年轻的带状疱疹患者相比,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更容易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万丽表示,带状疱疹带来的剧烈疼痛不仅会严重影响夜间睡眠,更易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除了帮助病人做好带状疱疹的治疗,还要做好疾病预防。除了尽早接种疫苗预防带状疱疹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持续提升自身免疫力。”
近半老年人多病共存,协同促进医防融合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这使病毒有机可乘。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生。与一般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9%。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曾平表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等慢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与普通人相比显著增加,而且痛觉敏感度增加、痛觉阈值低,在带状疱疹发作时往往承受远超常人的剧烈疼痛。这些慢病患者一旦感染,因剧烈疼痛引起服药不规律、睡眠障碍等问题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出现血压显著升高、焦虑恐惧、心绞痛频繁发作等,最终出现临床不良结局如心肌梗塞、卒中甚至加重死亡风险。因此,特别建议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做好调压、控糖等管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像带状疱疹这种感染性疾病的侵袭,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尽早预防,不仅可以避免“缠腰痛”的发生,而且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进展。
构建社区防线,家庭医生当好居民健康疑问“第一解答人”
预防接种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社区是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是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副站长王茵梦表示:“目前我们社区正在积极试点‘疫苗处方’,通过‘全科医生开具疫苗处方’机制,显著提升接种效率与便利性。针对中老年慢病人群,在慢病体检的过程中,也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告知他们目前适合接种哪类疫苗,以及如何享受到快速便捷的疫苗接种服务。此外,我们社区的家庭医生除了日常给居民提出健康管理的建议之外,也能及时解答他们针对疫苗接种存在的一些疑虑。”
家庭医生是居民的健康管家,也是居民健康疑问的“第一解答人”。王茵梦表示,有些居民不愿意接种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副反应、并发症等。这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比如全科医生除了让居民知道自身有疫苗接种的需求外,还需要打消他们对疫苗接种的顾虑。居民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此外也需要关注禁忌证。例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