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千年南药文化遇上“气候密码”,一朵花如何激活一座城?3月15日,2025年化橘红赏花活动在广东茂名化州市橘州生态公园盛大开幕。这场以“气候+产业+文旅”三维赋能的盛会,不仅让13.26万亩洁白花海成为“流量密码”,更揭开了化橘红从“土特产”向千亿健康产业迈进的战略蓝图。
三月的化州,生机盎然,处处弥漫着化橘红的芬芳。化橘红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12月以“四项气候指标全优、柚皮苷含量突破11.8%”的硬核数据荣膺“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成为广东首个获得该荣誉的农产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督查专员韦浩表示,“化橘红是广东‘百千万工程’的鲜活实践。通过‘药食同源’目录落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化州正推动化橘红从‘土特产’升级为‘国际范’的健康IP。”
茂名市副市长王小慧表示,“化州化橘红作为茂名的特色农产品,获得‘中国气候好产品’的称号,不仅提升了化州化橘红的品牌影响力,也为茂名市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气候好产品”,何以化橘红?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用科学解码化州的气候基因,“冬季无霜冻护佑花芽分化,春末夏初昼夜温差催化柚皮苷积累,盛夏雨季与果期需水量完美契合,是化橘红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的核心密码。”
活动当天,不少游客身着汉服,或三两好友,或亲子同行,前来寻找藏于花海的“橘红印记”,打卡兑换限定文创产品。据统计,首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1012.05万人次。
现场,八家企业一一结对,现场进行2025年化橘红战略合作签约,强强联合的背后,是商业契约的达成,更是产业链条的全面升级。
而60公里外的平定镇分会场则推出了“化橘红+村播带货”“化橘红+摄影比赛”等,吸引游客前来赏花、闻香、寻宝,形成“活动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模式。
据介绍,目前化州全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3.26万亩,年产鲜果7.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5亿元,带动35万群众增收致富。
化州市委书记邓泽友透露,“今年化州将重点建设‘十里橘香’示范带,串联博览馆、文创街与种植基地,打造集康养、研学、电商于一体的‘化橘红贡园’农文旅综合体。”
万亩花海激活县域经济,本次活动以“1+N”模式催生乡村新业态,在平定镇积田大岭村、中垌镇美华化橘红种植基地、丽岗镇尖岗岭化橘红种植基地、红峰农场十九队化橘红基地设置分会场,打造差异化。
游客上午漫步橘州生态公园花海,下午探访橘红博览馆走读“千年南药史”,晚上在民主步行街品尝化州牛杂、香油鸡等传统美食,一条线路满足多种需求。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陈晓婵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