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12月7日,广清城际铁路花都站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救援事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生命垂危。危急时刻,一名女生挺身而出,凭借专业的急救技能参与抢救,成功挽回了男子的生命。然而,当医生赶到后,她却悄然离开,未留下姓名。经过民警的多方寻找,这位见义勇为的女生终于被找到——她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姜煜。近日,姜煜因她的勇敢行为荣获花都区见义勇为奖,并获得2万元奖金。
第一次“实战”,救回一条人命
那天早上,姜煜原本计划从广清城际铁路花都站搭城轨回清远。车站内人来人往,扶梯上下有序。然而,就在她从扶梯下来时,突然发现不远处一名中年男子面朝下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姜煜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冲上前查看情况。她发现男子已经陷入昏迷,呼吸逐渐减弱,情况十分危急。尽管内心紧张,但她依然选择留下来施救。
“当时我心里也很慌,那位患者的眼白充血,呈灰色,脸上还分泌了一些生理性液体,整个面色呈现出灰紫色。”姜煜回忆道。
与此同时,车站工作人员迅速反应,停掉了扶梯,并围上应急屏风,为抢救创造了安全的环境。很快,有人拿来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红十字会的骨干成员,姜煜在校期间接受了系统的急救培训,不仅熟练掌握了AED使用和心肺复苏术,还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然而,这是她第一次在真实场景中应用这些技能。
“我和车站工作人员一起将患者翻身,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姜煜说。
在抢救过程中,患者一度出现心脏骤停,姜煜的手不禁颤抖起来。“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一点点减弱,我感到极度慌张和害怕,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尽管如此,她依然强压住内心的恐惧,坚持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抢救。
幸运的是,通过正确使用AED,患者的心跳得以恢复。2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专业医生接手抢救工作。看到患者被安全送上救护车,姜煜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悄然离开了现场。
回到家后,姜煜将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和朋友,但并未过多放在心上。直到大半个月后,她意外接到花都区民警的电话,通知她因“见义勇为”行为将受到表彰。
对于这份荣誉,姜煜既惊喜又感动。“‘见义勇为’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生动诠释。”她表示,“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的教诲,让我们明白技能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
急救技能:与死神赛跑的筹码
在派出所,被救男子亲自向姜煜表达了感谢。这次经历也让姜煜对急救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看到患者说话条理清晰,走路也没有任何异常,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姜煜说,“黄金救援时间至关重要,及时的抢救能大大降低后遗症的风险。急救技能培训真的非常有用,关键时刻,这就是我们与死神赛跑的筹码。”
从小对医学知识充满兴趣的姜煜,大一就加入了校红十字会,并成为培训部成员,协助开展急救培训工作,还组织同学们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技多不压身,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也能伸出援手。”
据了解,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和省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急救培训工作。学校不仅为红十字会会员提供急救培训,还在20多年前将《初级卫生救护》纳入选修课程,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会开展急救培训和专题讲座,并将其纳入新生教育范畴。
“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培训,掌握更多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参与生命守护的过程,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和急救能力。”
姜煜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全社会树立了见义勇为的榜样。她的勇敢与专业,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传递了温暖与希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费思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