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共产党东莞市谢岗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镇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谢岗镇2024年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研究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并精心部署2025年工作,团结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谢岗新篇章,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谢岗镇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黄金时期。谢岗镇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好绿美生态建设、经济绿色转型、城乡融合发展、民生福祉增进、平安谢岗建设、基层党建引领六件大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谢岗力量。
会议强调,2025年要抢抓机遇发展全域旅游,把旅游业打造成谢岗新的支柱产业。拿出谢岗最美的山水人文资源,讲好谢岗故事,打造“爆款”旅游场景,实现荒地变景区、资源变资产,以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聚焦山水新优势
打造绿美谢岗“金招牌”
会议表示要聚焦“山水新优势”,全力打造绿美谢岗“金招牌”。谢岗拥有优良的生态家底,今年将在“生态资源+文旅融合”发展上打开思路,打好生态产品“价值牌”,让山水禀赋真正成为谢岗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
推动“全域旅游”产业有突破。高水平做好顶层设计,编制谢岗镇全域旅游规划,充分挖掘、保护、开发现有文旅资源。优化文旅产业配套设施,启动镇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打响东莞“第一峰”名号,全力推动银瓶山森林公园提档升级,打通重点文旅产业项目落地难点堵点,引进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开发银瓶山汤泉项目,发展山景生态风格的乡村酒店,打造南面文旅民宿重点片区。依托美丽田园开发研学路线、骑行路线,办好银瓶山登山文化节、荔枝美食节,提升谢岗“吸客力”。积极发展“夜经济”“周末游”等多元化业态场景,开展餐饮“老字号”品质提升行动,将各村(社区)特色美食保护好、包装好,打造谢岗本土消费IP;在全镇谋划一批摊规点、露营地、集装箱集市,设立更多网红打卡点,让谢岗在社交平台火起来。
推动绿美生态建设有亮点。近年来,谢岗镇在提升城市颜值方面频频发力,从“百千万工程”、绿美谢岗、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着手,以“小空间”的优化带动“大环境”的改善,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公共空间,交出了亮眼的“绿美”成绩单,去年更是获评为省园林城镇。为巩固这一建设成果,今年将增植1.2万株苗木,实施林分优化332亩、森林抚育2500亩,增厚谢岗“绿色家底”。拓展“公园+”共享模式,新建或改造6个“口袋公园”,植入谢岗本土特色,增加居民绿色休闲空间;动员群众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新增更多“美丽庭院”。做足做好“水文章”,将27公里碧道串珠成链,进一步升级为“碧带”,激活两岸滨水空间。
推动污染防治工作有实效。启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全面检视短板弱项,稳步推进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和排渠整治等工程,重拳整治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涌周边“四乱”问题,完成4条河涌消劣任务,保障3个水库达到Ш类水质目标。利用无人机、水质指纹溯源等科技手段,完善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创建一批“无废工厂”,力促谢岗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5.8%,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谢岗底色。
特色文旅IP
银瓶山文化底蕴焕发新生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谢岗镇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发展理念,全面激活银瓶山独特的文旅资源,通过打造特色IP、建设绿美示范点、融合文化元素等多项举措,全力构建“山水银瓶”文旅品牌,为游客呈现出一幅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画卷。
依托银瓶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谢岗镇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银瓶山登山文化节系列活动。2024年的第三届银瓶山登山文化节更是精彩纷呈,“向山而行 快乐到岗”环湖登山行、“企业杯”羽毛球赛、“非遗进社区”“山水魂 翰墨情”美术写生采风活动及作品展览、“银湖杯”三人篮球赛等活动,累计吸引超5万人次的参与,成功助推“银瓶IP”破圈出彩。
为进一步提升登山文化节的影响力,谢岗镇与登山协会等组织合作,深入挖掘银瓶山观音座莲、将军步道等知名景点的传说故事,将银瓶山丰富的人文内涵融入登山文化节,并创新策划攀登“东莞第一峰”打卡挑战,推动银瓶山旅游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更具深度和内涵的文化旅游转变,不断丰富“银瓶IP”内涵,提升游客体验感。
绿美示范点
生态文旅项目 引领绿色发展
近年来,谢岗镇以生态文旅项目为抓手,将银瓶山打造成为绿美广东的示范点。悦林谷生态露营基地项目作为引领,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了露营、康养、亲子研学等多元化的旅游场景。2024年8月,悦林谷生态露营综合体项目一期正式开园,迅速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热门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目的地。
此外,谢岗镇还推出了生态休闲游、自驾露营游、亲子研学游、生态康养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策划了“周六去谢岗”、勇攀高峰一日游、骑行一日游等旅游主题,有效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非遗传承
特色文化元素 融入旅游体验
在深入挖掘非遗内涵方面,谢岗镇成功申报了客家山歌、南面麒麟舞、字门拳等17项优质项目,纳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范围。同时,积极开展文物“四普”工作,深入研究镇内已公布的文物和“四普”文物线索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为了创新发展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形式,谢岗镇积极推进“非遗薪火相传”计划,在非遗民俗展演活动中融入多种互动体验方式,全方位展示非遗的魅力。2024年度累计开展了62场非遗项目传习展示活动,惠及近1.8万人次的群众。
此外,谢岗镇还充分利用“东莞(谢岗)银瓶画院美术创作基地”和“东莞(谢岗)摄影创作基地”这两块重点文艺创作基地的招牌,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汇聚了众多诗人、学者和爱好者,共同创作反映谢岗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的多元文艺作品。
谢岗镇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成功构建了“山水银瓶”这一文旅品牌,也为本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谢岗镇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谢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