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郑志辉报道
不少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
他/她的生活日常是这样的:
手机相册里存着10个健身教练的腹肌照,抽屉里躺着3张积灰的健身卡,购物车塞满“穿上立马瘦10斤”的魔术裤;
而现实是,下班后连从工位走到地铁站的500米都嫌远,恨不得召唤哆啦A梦的任意门直接传送回家躺平。
工牌上的入职年份每增加一年,体重秤的数字就偷偷+5kg。
在社交平台上,这类人自嘲为,“都市碌人”:被通勤与加班肆意侵占日常生活,不拼命工作难维生计,可一心“搬砖”又顾不上健康。在“困难模式”下,追求健康变成了一项沉重的负担,压在每一位为生活奔波的人身上。 如何将健康融入到被忽视的轻轻日常里,成为当代人必须思考的话题。
日前CBNData联合盒马发布了一份《健康无需“负重前行”:当代都市“碌”人的轻健康觉醒》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对都市“碌”人和健康行业的洞察和趋势研判,为不同人群提供了差异化的“轻健康”指南。《报告》指出:没时间、没动力运动的减肥族,将希望寄托在用“少吃”来减肥。但实际上,只要将良好的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就能实现生活化轻松减脂!
譬如说,在饮食方面,学会用健康食品替代饮料或零食,例如用水替式饮茶、膳食纤维替代碳水化合物等,指导“都市碌人”们“用魔法打败魔法”。
《报告》将一部分人群归为“懒系减肥族”。
他们在身材管理的路上“多线程”努力着,一边盯着Deadline 改方案,一边焦虑着腰围又要创新高。饮食在“啃草摆拍”和“夜宵真香”间反复横跳,运动计划也总被加班打乱。收藏夹里躺着数不清的减肥攻略,办好的健身卡还没去几次就等到过期。
在每天的“既要…又要…”中,在理想身材与现实的日常碰撞中,TA们往往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眼见体重一天天的不减反增,最终归咎于“没时间运动”,或者走上了“戒绝碳水”等极端减重的疯狂之路。
但其实,《报告》想指出的恰恰是,减脂并不复杂,秘密就藏在每日的微小行动中。根据盒马消费数据显示——“懒”和“瘦”可以兼得,有消费者采取“傻瓜式控卡”在啃鸡胸肉时吃出满汉全席的幸福感。而用不科学的方式“速成”减肥,从节食到服用药物,减肥的同时却在给身体增“负”,轻者皮肤变差、精神不振,严重的还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心理问题。
超市降维打击:让卡路里在“懒”中灰飞烟灭
《报告》数据显示,96%的减肥族在身材管理期/减重期有兴趣尝试用一些健康食品代替饮料或零食。
把“吃草”变成“干饭”
谁说沙拉只能冷冰冰、惨淡淡?上市即爆款的“500大卡暖沙拉”系列,直接把云南黑三剁、延边泡菜、贵州红酸等地方硬菜搬进餐盒,用椒麻酸辣的中式调味暴击你的味蕾,热量控制在500大卡以内,无需动用计算器而优雅地完成“热量管控KPI”。
零食界的“卧底特工”
曾经零食是减肥的天敌,而盒马采购兼职成“营养师”反手甩出一份“低卡轻替式零食暗杀名单”。高蛋白风干牛脆片,用高蛋白、低脂肪小零食来替代高油高甜零食。每日莓果,将蓝莓/树莓/芒果冷冻后搅拌,实现低卡冰淇淋自由。
这些零食的KPI,就是让当代人在追剧、摸鱼、深夜emo时,成功避开“罪恶薯片手”和“奶茶瘾”的偷袭,堪称“懒人防胖盾牌”。
饮料界的“无间道”
而盒马深谙“喝西北风也能胖”的玄学,推出“轻养水”和12度浓醇豆浆:
前者配料表干净,喝起来味道也很不错,实现#喝无糖茶也可以不吃苦了;后者用大豆的植物蛋白让你喝出牛奶的满足感,顺便还能兑咖啡假装自己是“精致早八人”。
运动?不,是“带薪减肥”艺术
《报告》显示,32%的减肥族觉得自己在工作间隙/下班后应该运动一下, 但大部分时间懒得动。
但是,亲爱的懒系减肥族战友们,可别再用“健身房太远”做借口了,办公室就可以成为你的秘密减脂基地!
饭后20分钟:工作日午休来一个公园散步
超市运动学:晚餐后去超市逛逛
逛超市20分钟≈50大卡≈1/3香蕉 手推购物车≈60大卡≈1个水煮蛋
手提购物篮≈70大卡≈5颗草莓 搬一箱水≈100大卡≈1小杯酸奶
奶茶散步条约:每喝1杯奶茶需步行回家多绕1公里,用地理距离量化平衡
轻养“健身课”: 居家用跳绳、健身弹力带等的健身组合包,来一场随时随地的轻健身课
据《报告》揭秘,这些“碎片化运动”虽然看起来像在演喜剧,但累计效果堪比健身房挥汗1小时——毕竟,懒人的每一丝挣扎都值得被科学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