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双岁,长水千灯。4月20日,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的春阳台艺文中心(下称“春阳台”)举办两周年谷雨庆典活动,邀请文化学者、公益人士及当地村民共聚一堂,共溯春阳台与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发展历程,共话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共拓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新机遇。
春阳台由建筑师张永和主创设计,位于塱头村村口,总面积8602平方米。春阳台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在充分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为古村的多元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场所。
自2023年4月谷雨正式开放以来,在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简称“唯品会公益”)的支持下,春阳台逐步成长为塱头乡村振兴事业的一面文化旗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与世界艺术交融的重要桥梁。
近日,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又迎来喜讯。作为全球乡村改造项目入选案例,塱头即将亮相今年5月10日开幕的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下称“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艺术文化盛会之一,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据介绍,届时,塱头项目团队将通过精心设计的模型和影片,展现一段关于“多元共创”的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故事,向世界诠释“文化引领、公益赋能”的塱头模式。富有岭南特色的塱头鱼灯之光将跨越山海,在威尼斯的水巷中点亮东方乡土的现代叙事。
在庆典活动上,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回顾了过去两年塱头项目多个“从无到有”的历程,包括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贾科梅蒂特展“1的纪念性:贾科梅蒂在塱头”,邀请顶级学者走进塱头举办多场文化讲座,联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开展乡村调研和研学活动等,还有数百场中小型公共活动。这些内容涵盖艺术展览、文化讲座、音乐演出、研学体验等多个领域,为古村注入了全新活力。
比如在贾科梅蒂特展展出的4个月中,慕名前来塱头古村观展的游客累计人数达40万,其中不乏来自俄罗斯、英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国家的国际游客。展览期间,春阳台特别邀请了戴锦华、梁文道、隋建国、汪民安等文化界名家前来观展并举办文化讲座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参与其中。
依托在地文化底蕴,塱头项目还发起了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举办耕读农事体验活动,并与塱头村民及社团积极联动,持续丰富社区文化艺术生活,推动乡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融合发展。
其中,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在2024年4月正式成团,面向炭步镇及塱头村的学龄儿童招募成员,由专业的音乐老师长期对孩子们开展免费的乐理科普和合唱训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艺术的种子,让他们用歌声展现新乡土和新生活的可能性。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合唱团成员已经从50多人拓展到120人,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唱响塱头乡土之音。
一系列高质量的文化、公益活动,既促进了国际艺术与岭南文化在大湾区的交流融合与广泛传播,也助力春阳台和塱头乡村振兴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2024年,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大地流彩·首届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创意典范奖,在彭博《商业周刊》举办的展望峰会上获得“2024新商业公民-杰出文化赋能”荣誉,并入选世界旅游联盟的2024年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随着岁序更新,塱头乡村振兴项目与春阳台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据介绍,顶级剪纸艺术家陈粉丸即将于5月1日在春阳台推出新展《有,冇》,并将开启驻村艺术活动。同时,由建筑师张永和主创设计的耕学+研学中心也计划在今年暑期开业,为促进文化艺术交流,链接粤港澳高校文化资源以及构建共学、共生、共创社区部落提供场地与平台。此外,全球共创者驻地计划也将落地。
塱头小学位于塱头明清古建筑群核心区黄氏祖祠后方,目前处于闲置状态,未来将启动改造计划,并由建筑师何健翔操刀设计。项目以村民为主体,在保留建筑原貌与历史痕迹的同时,延续黄氏宗族的凝聚力,打造兼具开放议事、文化活动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沈旻表示,“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是塱头乡村振兴不变的底色。我们希望春阳台可以成为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串联起全球优质文化资源,向世界传递塱头及岭南乡土的独特魅力,探索古村活化的永续路径。”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