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与华南师范大学创新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组织“感知中国”主题研学活动,12国留学生与本土学子携手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通过“田野调查+项目实践”模式,以多元视角感知中国发展脉动,为湛江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走进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那柳村,研学团队跟着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陈永华的脚步,参观了那柳产业园和“贰拾叁都”文旅项目、村容村貌改造项目、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以及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探访“党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带队老师表示:“我们正在建立留学生创意+村民手艺+高校营销的产学研链条。”据介绍,这种创新模式使传统技艺产值提升,将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金牛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粤西地区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现存成林面积达2300余亩,涵盖秋茄、木榄等7个红树物种,记录有招潮蟹、白鹭等127种生物栖息。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与保护实践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考察对象。
研学团队来到保护区,工作队队员详细介绍了红树林多样的生态功能及其功能作用,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科研支撑、社区参与”三位一体保护机制,保护区近五年新增红树林面积450亩,累计消减台风灾害损失70%以上,年净化陆源污染物超万吨,充分彰显了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的生态屏障功能。
“我们正打造'高校智库+地方实践'的常态化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下乡等举措,让青春智慧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赵四海表示。未来,工作队将持续链接社会力量,与广州等地高校深化合作,通过更多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