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歌单。
有些歌,见证着我们长大;有些歌,记录着我们长大;有些歌,慰藉着我们长大。
下面这些,是我最喜欢的歌。歌里面,还有我难忘的故事和回忆。如果你恰好,也会唱这些歌,那么,让我们互相流泪和温暖。如果你从没听过,没关系,你喜欢的那些歌,一定更加动听。
青年节快要到来了。年轻,真的美好。
就歌唱吧!眼睛眯起来。
A
《光阴的故事》(歌词节选)
罗大佑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
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
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
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
有着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广州,美丽的珠江边,有个标志性的建筑,叫天字码头。
童年时,五个小伙伴在这里附近出生长大,并就近在离码头最近的一条小路上小学。小学名字,就叫回龙路小学。
上世纪70年代末,在电脑,手机,特斯拉还没来的时候,回龙路小学没了,改成中学。学校师生,分散到就近的学校。那时候,五位小伙伴刚上五年级。
五位小伙伴被分到附近不同的学校。他们相约,每年,我们都聚在一起,去探望陪伴了我们五年的老师,然后,带上老师,一起去饮茶。
一起饮茶,是广东人最大的情义。
于是,五位小伙伴默默地履行着发小时的约定,一年又一年。
光阴走得真快啊!五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母校早就没有了,岁月似乎抹去了所有的痕迹,如今打开百度,几乎搜不到广州回龙路小学的任何信息,只是在五位小伙伴的内心,学校永远都在,老师在,同桌的你在,还需要什么证明。那是他们的青春。
五位小伙伴,如今分散在温哥华、墨尔本、新加坡、广州和东莞,山高水远,人到中年,相聚一次,已经很难。
去年底,三位海外的同学回来了两位,五人帮变成了四人组,于是赶紧相约,去探望老师。
语文老师后来成为了教育局的大领导直到退休,现在在全力照料长期患病的师母;班主任老师也因为自己和老伴健康问题,他们都明确表示,不能再和你们一起饮茶了。
大家攀爬在老师所住的因故没法加装电梯的老宅的楼梯上,心情多少有点沉重。幸好,一旦思绪回到当年的时光,无论同学还是老师,都会变得年轻。那些乐事或者嗅事,只有彼此能懂,多么美好。
走出老师家门,手机的五人小群叮的作响,班主任老师发来信息:“今天,你们的到来,我内心非常喜悦与感激,满满的幸福感难以言表。愿师生情谊地久天长。想起你们儿时天真无邪,转瞬间你们快迈向‘六’了,时间的流逝,同窗之情没有因之而淡薄,经历不同,彼此没有因之而疏远。真的难能可贵。祝同学们幸福快乐。”
小伙伴们的回帖出奇的一致:老师,祝你们身体健康。
年纪大了,很多事都释怀了,豁达了。其实,年纪大了也更加害怕失去。
假如,假如真有那么一天,老师已经不在,我们还能相聚么?我们拿什么样的理由再见?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B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歌词节选)
郑秀文
……
人大了 难得放肆地笑
才会懂 烦恼尽量忘掉
而患病这刻 才发现极渺小
学会珍惜了
儿童有着儿童畏惧
成人都有成人唏嘘
年年适应年年老去
而智慧是沉着面对
垂垂老矣 说故事如孩童渴睡
可说艰苦的历史
怎会了无生趣
人群里为人群顾虑
逃离总有逃离空虚
时而走近时而远去
谁散与聚,都居于心里
……
时而走近时而远去
还看最后 荒废或壮举
决定我成败得失心胸里
然后磨难结晶 将化做翡翠
多得雨水
小璐电话里告诉我,她终于抢到票,要到红馆看sammi(郑秀文)演唱会了。
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得到她的兴奋和骄傲。虽然娃都打过几回酱油了,她依然像个小迷妹那般欢呼雀跃。我跟她说,我喜欢sammi的《娃娃看天下》,她马上说,sammi还有一首《天下看娃娃》,你听过么!
喜欢郑秀文20多年,小璐几乎能熟背sammi演唱过的所有歌曲。
小璐是“80后”,那代人都是独生子女。放学回家,陪伴自己的,是一个MP3一个Walkman。这是独生子女的标配,伴随着他们的整个青春。
听歌,听收音机,是“80后”独有的选择。电脑,手机没有更早诞生,冥冥中给了这代年轻人更多纯粹而执着的情感。例如小璐,喜欢郑秀文,就心无旁骛,别无选择。
小璐,真的会选。
郑秀文,在美女林立的中国香港,她没有惊艳的美貌,可她传奇又励志。她歌影双栖,样样都做到极致,各种奖座从16岁领到如今的50多岁。她得过严重的抑郁症,感情历尽坎坷,依然努力上进从不服输。她努力践行着“终身美丽”的约定,成为香港女性自强自尊的代言人。她的粉丝,也从香港,延续到广州,延续到大江南北。
当晚,随着sammi《唯独你是不可取替》压轴唱出,红馆的灯光渐渐熄灭。现场、连接红馆的连廊,站满了久久不肯离去的歌迷。就这么默默地站着,想着sammi的 歌,想着曾经的“就这样长大”的自己。
红磡最后一班广九直通车已经鸣笛开走,好多专程赶来的内地歌迷,还不肯离去。
人群里为人群顾虑/逃离总有逃离空虚/时而走近时而远去/谁散与聚/都居于心里
“80后”已经长大,内心淡定,不疾不徐。
C
《署前街的少年》(歌词节选)
赵雷
……
昊天塔下偷钱的少年已回来了
淹没膝盖的白雪它们去哪了
学校门前辍学的青年在等我吗
是否还记得我眼角上面的伤疤
呜 我不是懦夫 不想在你面前哭
呜 署前街的黄昏 只有我一个人
再次回到西街一切就像是昨天
卑微的 叛逆的 被迫蒙住了双眼
时光无法缝补那块破碎的黑板
虚荣的少年与署前街越来越远
越来越远
我的家离我越来越远
……
北京五环以外,有个与河北的涿州市和涞水县接壤的地方,叫房山县。1987年,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设北京房山区。
房山里面有个地方,叫良乡。良乡有条街,叫署前街。
《署前街的少年》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这里是他一路走来的起点。
他叫赵雷。
赵雷是北京人千真万确。不过,他的家不在鼓楼不在后海,是在很远很远的房山。
如果没有显赫的身世和背景,一枚来自城市边缘的少年,“辍学的青年”会在学校门前等着他,眼角上面的伤疤不是勋章,是青葱少年岁月的步步惊心。
其实,广州也有一条“署前街”,它曾经连接着一个火车的道口,许许多多的“广州署前少年”在道口的开开闭闭中送走了自己的青春。那些回忆,有些温暖,有些惊心动魄。
13岁那年,赵雷看了一部叫做《美丽新世界》的电影,他看见伍佰饰演的流浪歌手,内心备受震撼。2003年,17岁的赵雷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背着红棉木吉他,开始穿梭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做起了地下歌手,之后转到后海的酒吧。
命运的神奇,从来不是常人能设计得出来的。谁能想到呢!后来,北京青年赵雷却唱红了《成都》。
赵雷的内心深处最深的情感来是良乡,来是署前街,是字字句句如时光机一般记录着路边乞丐、红瓦、老人、浴池等等一个又一个隐秘的角落。
只是,如今再回去,那里曾经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一切仿佛都是梦里的一样。“虚荣的少年与署前街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那些赵雷的歌迷,邂逅他,会不会疯一般呼喊:成都!成都!
“小时候总被人欺负,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拼命想从家乡走出去,出人头地。”
“现在想想,谁又看得起谁,谁又看不起谁,大家都是孩子,没什么差别。”
哦!就是这样。
D
《和你一样》(歌词节选)
李宇春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 轻轻拍着我肩膀
谁在最快乐的时候 愿意和我分享
日子那么长
我在你身旁
见证你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
谁能忘记过去一路走来陪你受的伤
谁能预料未来茫茫漫长你在何方
笑容在脸上
和你一样
大声唱 为自己鼓掌
我和你一样
一样的坚强
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
哪怕会受伤 哪怕有风浪
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
我和你一样
一样的善良
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
歌声是翅膀 唱出了希望
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
和你一样
……
2005年,如果当年你还轻轻,你一定记得,甚至参与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娱乐大事。
那是一档叫《超级女声》的电视选秀节目。
成都女孩李宇春在几近疯狂的网络投票以后,以352万条短信投票拿下冠军。星海女生周笔畅和川音女生张靓颖分获亚季军。
彼时的春春,帅气短发、磁人嗓音和率真人格颠覆传统审美,成为民选偶像的巅峰。
三位超女的粉丝,自取名字为“玉米”,“笔迷”和“凉粉”。超女演唱会上,三大阵营的粉丝剑拔弩张,呐喊声呼天震地。
“玉米”是神一般的存在。
和许多歌迷组织由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组成不一样,“玉米”歌迷会成员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甚至年纪更大。他们学历高,财力也高,沉稳而知性,她们神采奕奕,不卑不亢。
《和你一样》这首歌便由“玉米”创作并集体演唱。
2007年3月,“玉米们”在北京参加李宇春的“324音乐会”后,在讨论下次春春的演唱会时准备怎样的礼物。春春的上海粉丝“忽悠”(任淼)为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和你一样》歌词,由多位上海“玉米”与任淼一起谱曲编曲,由10多位上海“玉米”自筹资金出碟并合唱。
上海“玉米”真情奔赴,广州“玉米”也不遑多让。
春春最走红那些年,几乎每年,都有自称是广州“玉米”的朋友,拿着李宇春的明信片、写字本等众多标着非卖品的小礼品来到广州各大媒体,送给娱乐版的编辑记者。她们没有留下姓名电话,也没有任何的发稿要求。
广州“玉米”素面朝天,却真诚自信,美出天际。那是广州最炎热的夏天,汗水滴湿她们的衣裳,她们骄傲且无怨无悔。
情义两知心,难怪春春每次演唱会都必唱这首歌。而台下,总有人泪崩。
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怀念。
E
《这个世界那么多人》(歌词节选)
莫文蔚
……
光阴的长廊 脚步声叫嚷
灯一亮 无人的空荡
晚风中闪过 几帧从前啊
飞驰中旋转 已不见了吗
远光中走来 你一身晴朗
身旁那么多人
可世界不声 不响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灰树叶飘转在池塘
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
……
笑声中浮过 几张旧模样
留在梦田里 永远不散场
暖光中醒来 好多话要讲
世界那么多人
可是它不声 不响
这世界有那么个人
活在我 飞扬的青春
在泪水里浸湿过的长吻
常让我 想啊想出神
2月24日零时,佛山电台千色985的电波在珠三角的上空永远地消失了。
全国最早开通24小时直播的电台,粤语主播的黄埔军校,在那一刻,FM985电波变成了滋滋滋的声音。很多听众后来留言,他们听着这滋滋滋的电流声,硬是不舍得关掉收音机。
我才恍然想起,当年最喜欢的女主播,就来自佛山电台千色985。
她叫邱静。
很多听众认识邱静是因为她的清谈节目《今夜情为证》,其实更早的时候,邱静主持的《倾心夜静时》就已经万人空巷。
1991年,佛山电台在中国广播界率先实现全天24小时播音。零点后做什么节目会受听众喜爱,无从借鉴。《倾心夜静时》的邱静发出了零点后的第一声,这是个热线电话情感类节目。在还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配置还落后的年代,邱静的声音和感悟,抚慰了许许多多寂寞的心灵。
近乡情怯。记不得哪年,曾拨通过邱静的热线,只想跟邱静聊上几句。结果还是在接入直播室的前一秒挂掉了。现在回想,并不遗憾。懵懂的青春真的美好。
1999年,《今夜情为证》亮相,邱静重新出发,节目口碑一路领先,一直播到985收台。如今的邱静,已经手执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执业资格。对专业的坚守和专注,养成了从容应对的底蕴。
岁月长,衣衫薄。很多人视广播主播为青春职业,很多主播年龄渐长就升任总监台长,再也不能在一线直面观众,邱静是怎样的坚韧和信念,让她守住初心,坚持与广播为伴三十多年?
我真的不知道。我已经很久没听邱静了。乃至我在朋友圈发完“再见了,邱静”以后,就有老友留言提醒我——邱静和她的节目还在,只不过换了一个频道播出。邱静,也许还是那个邱静;只是 ,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我。
晚风中闪过/几帧从前啊/飞驰中旋转/已不见了吗/远光中走来/你一身晴朗/身旁那么多人/可世界不声不响/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如今,我的手机,刷地划开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在线女主播。她们的声音更甜美,她们的颜值更惊艳。邱静啊邱静,我已找不到你的频道,是我错了么?
F
《旅途》(歌词节选)
朴树
我梦到一个孩子
在路边的花园哭泣
昨天飞走了心爱的气球
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
那只气球
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
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
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 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我们路过高山
我们路过湖泊
我们路过森林
路过沙漠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
我们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
有些歌很直白,直戳心灵,让人一听就泪流满面;有些歌,措辞华丽,建构完美,充满了想像力;有些歌,意蕴深远,让人沉浸在寓言象征中,回味思考。
这首《旅途》,是一首充满寓言象征的佳作。朴树那么年轻就完成了这首歌,里面饱含的深刻寓意和独特审美,真是才华横溢。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寓言象征作品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叫《变形记》。一个浑浑噩噩的小镇职员有天早上起床,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包括他最亲的家人,全镇的人都嫌弃他。他无比惶恐,自惭形秽,只能终日爬来爬去。最后他孤独地悄然死去,小镇众人才如释重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卡夫卡作品里的孤独和恐惧,不过他以强烈的现代寓言象征,开拓了一个时代性的艺术天地。
回到《旅途》,怎么解读?每个人阅历不同,自然有不同答案。但好多感受,我相信是一样的——我们在这个叫做命运的旅途上,找不回曾经的美好,找不回最不愿割舍的亲情,我们注定与最爱的人挥别,走上那条没有归途的路。
这是个旅途/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我们路过高山/我们路过湖泊/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沙漠
将来的我们,会不会最后连童话都不读,连寓言都放弃,成为那只人人嫌弃的大甲虫。
G
《一如年少模样》(歌词节选)
陈鸿宇
昨日担当 昨日敢想
昨日转眼 就跌撞
夏时梦长 秋时昼短
清冽途上 不远望
薄情于痴 贪小于妄
市井冷眼 没浅尝
难予疏淡 难在得失
难是求而 不得
一如彷徨一如年少时模样
寻几处好景破星光
一如原谅一如年少时模样
觅几句爱人留绵长
多少凉薄世态可动荡
还有孤独要顽抗
多少遗憾自负存念想
唯有时间不可挡
后来奔忙 后来失望
后来他乡 即故乡
困饱两餐 诗写云上
早春一去 又如常
刻骨于雪 失落于风
长情意在 夜雨香
故事易写 年岁难唱
最是此刻 不枉
一如善忘一如年少时模样
经几场圆滑换锋芒
一如流淌一如年少时模样
想避世更要在世上
多少凉薄世态可动荡
还有孤独要顽抗
多少遗憾自负存念想
唯有时间不可挡
……
去年底,中山大学迎来100周年院庆。四面八方的校友都要回康乐园,回家看看。
父亲激动了很久。因为这个契机,50年前与他一起在信宜合水卫生院共事的老同事,相约广州见。
五十年前,父亲因为成分问题,“下放”到了粤西山区合水镇(当年称合水公社)的卫生院工作。
合水镇离信宜县城东镇,隔着两座大山父亲说,他有时候出诊,要翻过一座大山,走上大半天。
足足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相聚,都已经需要家人的陪伴。老父年岁已大,很多事情都忘了,而“合水往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陈叔叔是地道的广州仔,当年和父亲一块西行。他爱上了当地的姑娘,“后来他乡即故乡”,他成了彻底的信宜人。他告诉我,当年和父亲从广州到信宜,需要历时两天两夜。“从广州大沙头坐小船沿西江而上,到达罗定南江口码头已经天亮,赶到有班车去合水的集市,当天班车已经开走,还要住一宿,第二天才有车坐到合水。”
刘阿姨为人风趣豁达,她叫刘桂。当时的人贪图方便,给她起名“刘鬼”,她欣然笑纳,直到现在,她微信名字依然是“刘鬼”。一见面,她就回忆起父亲有次出门,裤子不慎弄湿了,连忙连夜问别人借裤子的糗事。
陈阿姨也是中山医的毕业生,她笑眯眯地帮老父夹菜。父亲每提起她都会悄悄地跟我说,她父亲是高干啊,她可是我们合水公社的大美女。
当年清贫到只有一条裤子,却依然有一帮不离不弃的朋友,让人动容。半个世纪的岁月流转,很多的不堪往事,以及失去亲人的苦痛,他们不提。他们,努力地温暖别人,治愈自己。
故事易写/年岁难唱/最是此刻/不枉
五十年前,不正是他们过青年节最好的时光吗。
H
《人世间》(歌词节选)
雷佳
草木会发芽 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 不为谁停下
命运的站台 悲欢离合 都是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 飞很高 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 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 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平凡的我们 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
不管人世间多少 沧桑变化
……
有多少苦乐 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多少变化 太阳都会升起落下
平凡的我们 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
随四季枯荣依然 迎风歌唱
祝你 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 不忘少年样
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
一生向阳
在这片土壤
随万物生长
若你能刷到这篇推文,恰好又听过这些歌的话。我愿告诉你,八首推介歌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人世间》。
它是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这部剧里面,埋藏了太多的苦难。
周秉义的老丈人去世了,他匆匆忙忙找到弟弟周秉昆(雷佳音)对他说:“抽空回家看看父母吧,人真的会老,父母真的会死”。
辛柏青是国家话剧院的台柱,雷佳音是金鸡、白玉兰奖项得主,两人的这场戏演得克制又隐忍,却不知多少观众在荧屏前当场泪奔。
如果我们有兄弟姐妹,甚至有“六姐妹”,那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感恩父母,包容他们的不完美,不要为所谓的“公平”斤斤计较,所有的亲情有今生无来世。
如果我们是独生子女,那就更加孝顺长辈吧!这不是他们的错。
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
词作者唐恬我已不是第一次介绍。她29岁查出鼻咽癌三期。两个月内经历2次化疗,33次放疗,嗅觉味觉全失,治疗过程的疼痛撕心裂肺。她硬是挺过来了,她的词更加阳光,更加大气: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如愿》《孤勇者》《笔记》《想唱就唱》《追光者》……每一首都是作者不向命运屈服的呐喊。
人世间,处处无常。让我们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