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版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正通过创新保护机制、赋能产业升级、塑造文化品牌,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强劲动能。4月25日,由佛山市版权局、南海区版权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佛山市“4·26”版权宣传活动在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翠都汇大楼举行。 版权商事调解中心成立,开创纠纷解决新途径 活动中,佛山市德捷版权商事调解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佛山市在版权保护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广东省内首个专注于版权领域纠纷解决的商事调解中心,其目标是提高版权纠纷解决效率,为佛山本地乃至更广泛的区域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版权纠纷处理平台。调解中心由佛山市司法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佛山市版权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遵照《佛山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要求开展业务。设有调解员14人,其中专职调解员5人,特聘调解员9人。特聘调解员主要由大型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法务以及来自各律所擅长知识产权领域的律师组成。
版权鉴定委员会授牌,强化专业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版权服务链条,活动现场举行了市版权保护协会版权鉴定委员会的授牌仪式性。该鉴定委员会将致力于为佛山各行业提供专业的版权鉴定服务,鉴定类型包括实质性相似鉴定、独创性鉴定以及其他类型的版权鉴定,对版权司法审判案件、版权行政执法案件以及各类版权纠纷中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深入鉴别和判断,出具鉴定意见。
鉴定委员会共7人,并特聘10位来自法律、工艺美术、音乐、影视娱乐、工业设计、家纺、建陶、玩具、摄影等多个行业的专家,将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鉴定结论科学、客观、公正。
此前,在一宗关于内衣花边案件的鉴定委托中,涉嫌侵权方与委托方之间的产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成为该案件中的关键难题,鉴定委员会组织鉴定专家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报告,该报告被受理该案件投诉的行政部门采纳,最终对侵权方处以行政处罚。
著作权登记量领跑全省,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根据活动现场发布的《佛山市著作权登记白皮书(2024)》显示,佛山市著作权登记总量达到24338件,稳居省内前列,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跃升至全省首位。办理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权利人总数共876个,同比增长6.44%。家纺、服装、建筑陶瓷行业继续保持领先,表明传统制造业通过不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珠宝玉器、旅游等行业的著作权登记数量也呈现出显著增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142件,居全省第四。佛山软件开发集中在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其中应用软件7463件占73.59%。在行业软件类别方面,医疗软件、金融软件同比增长均超过30%,是增长较快的软件类别。
活动现场还为2024年全市版权登记排行榜前十名的单位颁发了奖项,肯定其在推动版权保护与创新方面的努力。 南海区版权指南发布,助力企业风险防控与高效运营 由佛山制定的全国首个《企业版权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有效实施,目前已实现首批企业贯标。以该团体标准为蓝本,南海区版权局编制了《佛山市南海区企业版权风险防控与高效运营指南》,并于活动现场发布。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易坤在发布中提到,指南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版权基础知识,如企业必须知道的十二个关键点,列出企业最常见的版权风险点,例如阶段性作品(如设计方案、产品样板)展示给客户后被盗用的风险,使用“免费素材”(如图片、字体等)时被版权方追责的风险,企业公众号直接转载他人微文或文案时标注“侵删”存在侵权风险等等,直击企业版权痛点,结合案例列出应对措施,将帮助南海企业有效识别和预防潜在的版权风险。
文、图/胡睿 通讯员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