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上架”近尾声
在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扰动下,部分资金持观望态度,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降温。4月即将结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的披露也接近尾声,近期资金围绕业绩主线炒作,电力、银行等高股息板块护盘明显。
在目前短期或仍以震荡蓄势为主的行情下,及时了解业绩情况,从公司盈利能力和发展动态的确定性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制定投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以稳健著称的“国家队”的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聪明钱”的QFII等持仓和新进的最新布局个股,可以作为长期、中长期价值投资者择股关注的方向。
业绩
2024年年报
保险业净利润增幅强劲
截至4月26日,据同花顺数据,超540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625家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290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约八成。
从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来看,有64家公司净利润超100亿元。净利润前十的公司中,银行依旧占据半壁江山,排名前四的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以3658.63亿元净利润位于榜首。中国平安净利润增长近50%,中国人寿净利润增幅迅猛,同比增长超100%。保险板块的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净利润增幅均超60%,表现亮眼。比亚迪在2024年度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净利润逾400亿元,增幅超30%,还公布了总额逾120亿元的大手笔现金红利。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有73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基础化工和电子领域不少公司利润增长明显。其中,正丹股份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长推动价格飙升,2024年净利润达11.9亿元暴增119倍,拔得头筹。继去年业绩大涨后,2025年一季报该公司实现营收8.53亿元,同比增长64.67%,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558.60%。此外,广西能源、思特威、华北制药和安迪苏等净利润增幅均超20倍。其中,国家大基金持仓的科创板个股思特威,受益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高速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超26倍。继2024全年收入创历史新高,2025第一季度延续良好增长势头,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
房地产板块亏损明显
有赚就有赔,2024年房地产行业亏损明显,万科A、华侨城A和首开股份均亏逾80亿元。其中,万科A亏损达494.78亿元,净利润下降超500%。近期各地出台提振消费政策,都将稳楼市纳入政策框架。
作为传统行业的钢铁板块,24家上市钢企中去年有近四成亏损,鞍钢股份、本钢板材和马钢股份等亏损较大,均超40亿元。2025年4月以来,多家上市钢企通过控股股东增持、高管承诺不减持等方式,直接向市场传递对企业长期价值的信心。
此外,受碳酸锂价格影响,目前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较2023年高点暴跌近七成。2024年,市值400亿元的“锂王”天齐锂业业绩大降,净利润亏79.05亿元,降幅超200%。不过,天齐锂业预计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释放出锂行业周期底部修复的积极信号。属同一板块的赣锋锂业和盛新锂能去年净利润也分别亏损超20亿元和6亿元。
2025年一季报
“中”字头公司营收排名居前
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方面,截至4月26日,A股已累计有237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成绩单,有1961家实现盈利,占比超八成。
从营收来看,有91家营收超10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平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中”字头企业排名居前,营收均超千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有61家公司今年一季报净利润超10亿元。中国移动净利润超300亿元、中国平安超270亿元,五粮液、宁德时代、紫金矿业净利润均超100亿元。
在净利润增幅方面,有362家公司增幅超100%,华新环保、中航泰达、中研股份增幅居前,增幅均超60倍。其中,华新环保以增幅超74倍暂居首位,归母净利润达1092.3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北证概念股新增“人形机器人”概念的中航泰达,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554.34万元,同比增长超65倍。
在亏损方面,光伏概念TCL中环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示,净亏损19.0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16.67%,是目前亏损最多的公司。水泥概念天山股份公司营收约149.47亿元,同比减少8.64%;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4.94亿元。
持股动向
国家队
社保基金青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板块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的披露,社保基金的持股动向,反映出其对A股市场的偏好。截至4月26日,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33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其中个股报喜比例超七成。从行业来看,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受到资金的青睐。
在持股市值方面,基础化工板块华鲁恒升持股市值领先,社保基金106、103、114等组合持有市值达31.56亿元。华鲁恒升今年一季报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下降33.65%。
此外,有色金属行业也是社保基金重仓领域,在云铝股份持股市值达25.13亿元,一季报显示,云铝股份一季报实现营收144.11亿元,同比增长26.89%,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减仓了逾1100万股。此外,久立特材、常熟银行、明泰铝业、万华化学等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均超10亿元。
从持股比例看,社保基金持有比例最多的是主营智能电子装备的安达智能,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为13.43%,社保基金103组合和501组合新进分别持有265.16万股、28.06万股,成为第一大和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在明泰铝业,其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为9.96%,常熟银行、海泰新光和久立特材持股比例均超8%。
从社保基金新进持仓来看,2025年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持股了136只个股,其中宝钢股份、蓝思科技、藏格矿业和亿纬锂能等持仓市值居前,均超6亿元。总体来看,社保基金投资风格一贯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
此外,社保基金今年一季度减仓了77只个股,减仓幅度较高的包括中国铝业、金风科技和赤峰黄金等,减仓数量均超3000万股。
养老金持股账户方面,今年一季度养老金最新出现在127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其中,蓝晓科技、春风动力和明泰铝业等逾63只个股持股市值超亿元。持股最多的是锂电池概念股蓝晓科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一季度加仓了近400万股,合计持有逾2000万股,持股市值达9.20亿元,为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还加仓了春风动力33.66万股,累计共持有480.02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32组合持有191.36万股,为第七大流通股股东。明泰铝业、广汇能源和华鲁恒升等养老保险基金持仓市值均超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以来的市场巨震中,作为国家队的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外资
持仓多元化
逾350家公司受QFII青睐
从作为“聪明钱”的外资,近年来积极“掘金”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不少备受市场关注的知名机构。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最新持仓动态来看,在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A股公司中,截至4月26日,有35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其身影,涉及的行业包括银行、有色金属、电力、机械、计算机、化工、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等诸多板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从目前已披露的持股市值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获QFII持股最多,达18.65亿股,持股市值192.64亿元。上海银行被持有4.26亿股,持股市值41.98亿元。紫金矿业、卫星化学和阳光电源等也均获QFII持有市值超10亿元。
对比2024年末的持仓数据,今年一季度QFII对A股股票整体呈增持态势,增持了82家公司,新进持仓79家公司。从新进持仓来看,阿布达比投资局新进持有紫金矿业,截至4月7日,共持有1.65亿股。此外,阿布达比投资局还新进持仓了同花顺256.95万股,成为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观点
●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杨德龙:
坚定信心做多中国优质资产
近期受关税战冲击,全球资本市场都出现了较大调整。目前我们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以及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稳定市场,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在美股最近连续暴跌的情况下,A股能够稳住,并且指数上持续反弹本身就已经很强势。关键是A股和港股的位置仍处于历史低位,而美股则在历史高位水平,中国资产的估值只有美股的1/3。未来国际资本从美股流出之后会寻找新的估值洼地,A股和港股的优质资产无疑是两大估值洼地。今年A股和港股预计将会延续去年9月24日政策转向之后的这轮牛市走势。
●中信证券:
A股配置价值将凸显
美债市场近期波动剧烈,反映市场对于美元资产信任在下降。中长期来看,受益于政策托底和国内经济韧性,A股和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或将凸显。对于中国股市,中长期可能会迎来转机。
●DeepSeek深度思考:
2025年A股可能爆发的板块
经过深度思考,DeepSeek认为,2025年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依然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全球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000亿美元,中国在成熟制造领域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30%,所以科技成长板块中,半导体与人工智能和AI算力与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此外消费复苏领域,从高端白酒到智能家居,从旅游出行到健康食品,都蕴含着投资机会。同时,并购重组题材有望延续2024年热度。政策鼓励下,低估值企业的资产重组(如大金融、传统制造业)将释放价值,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值得关注。数字经济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方向,是“十四五”期间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受到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催化。
相关
广州上市公司2024年近八成实现盈利
上市公司是优秀企业的代表,截至4月26日,广州本土上市公司中有118家公布了2024年年报,91家实现盈利,占比约77%。
2024年度广州最赚钱的上市公司是谁?数据显示,年报净利超10亿元的公司有9家。其中,广发证券实现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增长38.11%;海大集团净利润45.04亿元,同比增长64.3%。与之相反,白云山去年实现净利润28.35亿元,同比下降达30.09%。南方航空、达安基因、一品红和百奥泰亏损均超5亿元。其中南方航空2024年度亏损近17亿元。
2025年一季报方面,广州有6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业绩,其中51家实现盈利。净利润居前的公司有,海大集团净利润达12.82亿元,大参林达4.60亿元,亚钾国际为3.84亿元,南方传媒为3.2亿元。亏损的企业中,广汽集团今年一季报亏损7.32亿元,中望软件和鹏辉能源亏损均超4000万元。
2025年一季报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居前个股(截至2025年4月26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持股市值(亿元) 行业
2025.03.31
华鲁恒升 20.97 31.56 基础化工
云铝股份 15.35 25.13 有色金属
久立特材 23.27 19.60 钢铁
常熟银行 7.26 17.70 银行
新奥股份 19.85 17.20 公用事业
明泰铝业 12.24 15.13 有色金属
万华化学 56.05 14.26 基础化工
赤峰黄金 27.1 14.07 有色金属
广汇能源 5.72 13.10 石油石化
西部超导 48.55 12.82 国防军工
来源:同花顺
2025年一季报QFII持股市值居前个股(截至2025年4月26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持股市值(亿元) 行业
2025.03.31
南京银行 10.42 192.64 银行
上海银行 10.45 41.98 银行
紫金矿业 17.65 29.56 有色金属
卫星化学 19.15 13.55 基础化工
阳光电源 58.82 10.50 电力设备
中国西电 6.34 10.20 电力设备
北新建材 29.53 9.99 建筑材料
柏楚电子 189.01 9.46 机械设备
海大集团 53.39 7.743 农林牧渔
安琪酵母 33.69 7.48 食品饮料
2024年报净利润增幅居前个股(截至2025年4月26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净利润(元)
正丹股份 25.89 11949.39 11.90亿
广西能源 5.34 3704.04 6298.80万
思特威 94.94 2662.76 3.93亿
华北制药 5.95 2496.80 1.27亿
安迪苏 9.8 2208.66 12.04亿
中国高科 6.46 1928.03 4,890.88万
国机汽车 6.34 1787.58 3.92亿
佩蒂股份 14.62 1742.81 1.822亿
三湘印象 3.95 1459.91 1927.79万
生益电子 25.69 1428.2309 3.32亿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增幅居前个股(截至2025年4月26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净利润(元)
2025.03.31 2025.03.31
华新环保 9.19 7433.39 1092.37万
中航泰达 12.95 6554.01 1554.34万
中研股份 37.31 6430.46 566.02万
高铁电气 7.74 5769.65 489.08万
海泰科 28.07 5738.82 1391.96万
上海建科 17.29 3666.57 827.17万
三川智慧 3.79 3337.90 1631.05万
*ST同洲 8.22 3126.10 1.26亿
鑫磊股份 22.63 3015.05 3.94亿
芯动联科 64.48 2869.17 4436.77万
来源:同花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