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5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市琶洲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万名境外采购商参展。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主动作为,靠前行动,多措并举推动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外币兑换等便捷多样、安全高效的“广式”支付服务护航广交会,擦亮广交会“金字招牌”。
住行“新”升级
土耳其采购商卡恩第二次来广州,仍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的他,在琶洲地铁站通过刷VISA卡买到了1日票,“广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外出消费无论是现金还是刷卡都很方便!”
为充分尊重外籍客商银行卡支付习惯,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通过摸排暗访、动态监测、商户培训等方式,推动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持续优化外卡受理环境,张贴统一的支付受理标识,为参展客商营造“通用、易用、好用”的外卡支付环境。截至4月24日,广州市共有1.5万户重点商户支持受理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9.9%。
为进一步便利外籍客商出行,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州市委金融办协调地铁管理部门逐步开通外卡支付,目前指导银行机构在广州地铁14个展会沿线站点已开通外卡支付方式,便利外籍客商使用外卡购票;根据外籍客商打车旺盛需求和现金支付偏好,指导银行机构面向广州出租车等行业定向投放人民币现金“零钱包”,137届广交会第一期(4月15日至19日)期间,全市共发放零钱包近5000个,发放金额超130万元。
游购“新”升级
“消费支付就像在家乡一样,太便利了!”马来西亚采购商杰森一边用家乡钱包Touch 'n Go eWallet扫码购买咖啡,一边夸赞道。
为更好地展现广州多元便利的支付方式,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支付机构持续优化移动支付开通流程和使用体验,外籍客商通过“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支付服务,“扫一扫”游遍广州大街小巷。137届广交会第一期期间,广州市使用移动支付服务的外籍人员达18.4万人,累计交易笔数85.1万笔,金额1.5亿元,较上届广交会同期分别增长87.6%和56.7%。
同时,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结合“夜间消费”“美食消费”等消费热点,联合广州市委金融办,组织清算机构、银行机构、支付机构在广交会展馆内外,围绕“食在广州嘉年华”“羊城新八景”“Young城Yeah市”等消费主题,推出各类支付满减、优惠券包、主题快闪活动,便利外籍客商畅享消费优惠。如,广东银联在广交会期间推出最高200元的餐饮消费券,覆盖正佳广场、陶陶居、点都德等门店1500余家。支付宝推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活动,联合香港版支付宝、澳门MPay、马来西亚Touch 'n Go eWallet、泰国TrueMoney等境外钱包在天河城、天环等商圈推出优惠券包,让广大客商收获订单的同时,也收获对广州这座开放包容城市的美妙记忆。
保障“新”升级
“原来我只需要将护照放在兑换机上轻轻一刷,就可以将欧元兑换成人民币了,太棒啦!”来自法国的采购商克莱尔女士在广交会现场根据工作人员的讲解,很快换好了人民币现钞。
为充分做好广交会综合服务保障,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贴心服务嵌入展馆内外客商密集区域,为外籍客商面对面、点对点答疑解惑。在广交会展馆,搭建支付服务咨询台,工作人员现场向有需要的客商“手把手”提供境内便利支付服务指引。同时,布设11台支持外卡取现的ATM、8个自助外币兑换机,依托自助机具和银行网点、延伸柜台为参展客商提供外币兑换和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值等业务,实现广交会展区便利支付全覆盖。
在作为“入境第一站”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便利化服务不止于“支付”。2024年10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州市委金融办、通信、交通、文旅等部门,将原有的支付咨询服务台全面升级打造为综合服务中心,选派精通外语、熟悉涉外业务的工作人员进驻,为外籍人员提供7X24小时的支付、通信、交通、文旅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指引。137届广交会第一期期间,广交会展馆内外服务咨询台、展馆内银行网点累计接受外籍人员关于支付服务、货币兑换、展馆路线等相关咨询超2万人次,获得广泛好评。
宣传“新”升级
为推动支付服务深入触达外籍客商,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持续打造“广聚全球 支付无忧”宣传品牌,组织开展覆盖广、触及率高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线上,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对外贸易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向参展的近20万外籍客商发放参展指引和支付便利化手册,帮助境外客商提前“热身”。在线下,组织在重点场景、重点商户布放双语《外籍来穗人员支付服务手册》、张贴支付服务统一受理标识,多渠道播放解说视频,营造便利支付浓厚宣传氛围。推动南方航空依托“境外值机柜台+机上入境卡+客舱广播”的宣传新模式,向外籍客商提供“一对一”的境内支付服务指引。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