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凌晨四点的广州,多数人还在沉睡,越秀区垃圾分类处置监督管理所三分部省站班班长冯军贵已穿上反光马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2000年进入环卫行业以来,冯军贵始终坚守在环卫一线,用扫帚丈量街道,用匠心守护市容。2025年4月29日,在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冯军贵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他以25年环卫人生,践行着新时代劳动精神。
15公里日行巡查,20余年车站守岁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是华南地区公路客运枢纽中心之一,也是体现广州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一片纸屑、一处污渍,都可能影响旅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客运站环境,冯军贵独创一套巡查规则,工友们称之为“老冯式巡查法”。他每天会对自己管辖的区域步行检查6次、每次2.5公里,保障任务多的时候每日步行距离长达20公里,相当于每天用脚步丈量小半个马拉松的距离。他随身携带铁夹、铲刀、抹布“三宝”工具,遇到口香糖残渍便蹲下铲除,发现栏杆积尘立刻擦拭,台阶缝隙中的烟头也不会放过。
冯军贵和家人分开独身一人留守广州,连续20多年春节没有回四川自贡老家过年,“我一个人在这边,妻子要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也成家了。”每年除夕夜,冯军贵都会在车站送走大批返乡群众,“他们能踏上干干净净的回家之路,我就踏实了。”
创新“叠加式保洁”法,凝聚团队力量
“环卫工作不仅是体力活,也要用到头脑。”冯军贵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近年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保洁压力,冯军贵深知,仅靠苦干难以高质量完成保洁任务。他创新提出将班组分为“突击队”与“机动组”,在客流量高峰时段实施“叠加式保洁”,这一模式成功应对了省汽车客运站片区的保洁难题。针对传统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他反复研究如何对日常使用的扫帚进行改良,从材料的选择到长度和形状的调整逐一试验,并手把手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工友,使班组保洁效率显著提升。
在工友们眼中,冯军贵不仅是一位带头冲锋的班长,更是团队的榜样。冯军贵意识到,要让班组的工友们保持积极高效,必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他经常带领班组成员一起清理环卫难点黑点区域,既解决实际问题又促进经验交流,还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大家喝茶谈心,增强成员间的协作默契。
工友余勇说:“有班长带领,大家一起干活很开心,班组关系也很团结。”冯军贵的工作方法也影响着班组的工友们,如今,他带领的省站班已培养出2名管理骨干和10余名技术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城市的干净整洁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滴善举传递正能量,做旅客市民的“守护者”
冯军贵每日在一线工作,总会捡到行人不小心丢失的物品。冯军贵回忆,2018年的一个工作日,他在打扫天桥时发现台阶上有一个鼓鼓的帆布包,原地等待也不见有人来认领。冯军贵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药品,发黄的诊断书上写着“尿毒症”,他立即联系派出所,辗转联系上离开广州回到老家后才发现药品丢失的失主,得知失主地址后立马邮寄归还。失主表示这些药品是在广州采买带回家为老人治病的“救命药”,对冯军贵的善举感激不已。
还有一年高考当天,冯军贵在保洁时捡到一个文件袋,里面是学生的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他立马致电文件袋中的号码,失主立即赶到现场,取回后紧紧握住冯军贵的手表示感谢。冯军贵用点滴善举传递着正能量,“捡到东西,就该物归原主,这是本分。”冯军贵说。
今年“五一”前夕,得知自己获评“劳模”后,冯军贵开心地说:“以后会好好干,要对得起这份荣誉。”25年环卫生涯,冯军贵用坏几百把竹扫帚,磨破近百双劳保鞋,始终保持着投身环卫行业时的赤子之心。他说:“等到退休那天,我想坐公交车再看一遍自己扫过的街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成广聚 王萍 陈衍达 欧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