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与护理技术的融合已成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关键趋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 AI +护理技术的多元应用。
2025年国际护士节前夕,医院护理部从护士与科技创新的视觉出发,分享智数时代如何研发智能工具、用好智能工具、用智能化管理和智数技术护理患者的故事。
AI+VR疗愈心灵: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数字化破局
“治疗乳腺癌期间,我一度郁闷和情绪低落。”患者琪琪(化名)分享了她在治疗中的情绪小插曲。乳腺癌患者当中,郁闷、情绪低落等心理高发,让医院乳腺中心护士认为,治病还要治心。为此,护理团队立足问题,首创了“AI+VR精准疗心”模式。
项目负责人陈洁主任护师介绍,在医院对AI和VR技术科研积累的基础上,病区基于D型人格患者临床数据构建的智能决策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精准投放适用于患者的社交训练、情绪疏导等沉浸式治疗方案。
据了解,该模式突破传统心理治疗对场地和专家的依赖,在“症状评估-AI匹配-VR干预”一体化流程,使患者心理痛苦指数显著下降。
“我心情苦闷的时候,护士帮我戴上VR眼镜。我玩过VR游戏,进入了一个关于《红楼梦》故事改编的游戏世界;也‘走进’了VR影像里的沙滩和海边,唤醒了我的美好回忆。我觉得护士的新尝试对我带来很大帮助。”琪琪告诉新快报记者说。
陈洁指出,AI驱动的“数智心理健康处方”已延伸至基层医疗,为心理健康服务均等化提供创新路径。
智能护航,全程关爱:AI赋能失禁管理,开启护理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泌尿外科医护团队以“智能化+全病程管理”为核心,率先推出“智能失禁全程管理”创新模式,为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带来革命性护理体验。团队自主研发的“膀胱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串联院前评估、围术期监测、出院随访全流程,实时分析患者排尿日记、尿流率等数据,生成个性化康复方案。系统搭载AI算法,动态调整饮水计划、盆底训练及疼痛管理策略,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干预。数据显示,应用智能尿控系统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26%,治疗满意度达94.6%。
在系统的助力下,医护协同效能显著增强——医生对护理团队的满意度和患者复诊依从性显著提高,“护士主导、智能护航”的管理模式让患者主动表示“更信任护理团队的专业决策”。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智能护理领域,以科技之力破解慢性病管理难题,让“失禁不再失控,数据守护尊严”照进现实。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AI驱动的护理健康宣教单自动生成方案
护理团队突破传统宣教模式,研发基于AI技术的健康宣教单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个性化的精准宣教。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系统可结合血糖波动曲线生成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患者理解程度和治疗进展实时更新宣教重点。如术后患者从“伤口护理”转向“康复锻炼”,化疗患者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升白饮食”建议,实现全周期宣教指导。试点数据显示,患者宣教内容理解度、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有提高。
其中“逸仙症状管理”癌症患者智能照护平台通过远程监测与智能分层管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患者症状评分下降,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得分显著提升,放疗毒性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5%。该平台打破传统护理时空局限,实现“护士主导、智能护航”的新型管理模式。
医院护理部主任邱逸红介绍:“通过构建更完善的 AI 护理服务体系,推动护理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迈进,以科技赋能健康守护,为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的护理体验。”
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 AI 与护理技术融合,拓展智慧护理应用场景,加快智能设备研发与临床转化。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黄睿 冯丽君 刘文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