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 15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大运会”)定向运动比赛在广州市花都区拉开帷幕,来自78所高校的78支队伍,974名运动员,132名教练员,82名领队,共1188人参加。
本次定向运动比赛以“悦动山水间,共筑百千万”为主题,深度融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既是省大运会的单项比赛,也是通过文体活动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的积极响应。
智力与体力并重,培养强健体魄和思考能力
定向运动,是一项结合体能、智能和导航技能的户外运动,参与者利用地图和指北针依次到达地图上所示的各个地点,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地点者为胜。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真正的定向运动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军营区、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它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
定向运动需要有丰富的地形,如山地、森林、草地、水域等,为选手提供不同奔跑和导航挑战。比如在山区举办,选手要应对坡度变化、山体遮挡等因素。因此,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区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以在大学校园里进行。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徒步定向,如传统定向越野跑、接力定向、积分定向、夜间定向、五日定向、公园定向等。还有一种是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车定向等。不论男女,只要喜爱郊野活动,定向运动都适合,技巧容易掌握,是三岁至八十岁都可以参加的运动。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能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以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学习使用地图、指南针和GPS设备,增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沟通和团队精神。
融合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深入感受“双百行动”活力
本次定向运动比赛与“双百行动”有机结合,选择在花都区举行,让运动员在比赛的同时推广地方乡村旅游与农产品推广,助力乡村经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是体育赋能社会、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
在开赛仪式现场,设置有文旅展示点、农产品、手工艺品展示点,花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址、传统村落展示点等。比赛期间,在路线沿途设置文化景观宣传牌和农产品展柜等。赛事路线设计巧妙融合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让运动员在花都山水中探索竞技的同时,深入感受“双百行动”为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的新活力。
在比赛中,选手们穿梭于蜿蜒曲折的赛道,手持地图,眼神专注,快速扫视地图上的标记和路线,分析着最佳的前进方向。他们时而停下脚步,对照地图仔细确认位置,时而飞奔起来,朝着目标点疾驰而去。观众们也被这紧张激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欢呼声、呐喊声给选手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每一个控制点的争夺都至关重要,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成绩。选手们在这充满挑战的赛道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拼搏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用实际行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有选手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里的比赛场地很好,通过卫星地图看了地形地貌,发现这座山的最高线蛮高的,公园风景也很不错。参加这次比赛,最吸引人的是智力跟体力的相结合,带来的体验跟田径运动完全不一样,包括体能上的变化,身体素质变好了,平时的自律性也提高了。
据了解,赛事将持续至5月17日,期间将同步举办文旅推介、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创新设置多项“助力措施”,助力花都区打造“体育+文旅+农业”融合发展新名片。作为广东高校体育盛事,本届定向运动比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体育+旅游”跑出加速度、“体育+文化”激发新活力
近年来,花都区体育旅游事业不断蓬勃发展,去年被评为“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花都区还大力推动“赛事+旅游”融合,连续8届举办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连续4届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并成功举办了中超联赛、中甲联赛、全国省会城市乒乓球赛、中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等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实现体育赛事与旅游相互赋能,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花都区作为广州北部增长极,正努力为广州加快建设世界体育名城贡献力量,锚定体育强区建设目标,从赛事服务、社会参与、体育产业、体教融合、合作机制等多个方面推动“体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升级,让“体育+旅游”跑出加速度、“体育+文化”激发新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梁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