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现在我可以自己去市场买菜、做饭,生活重新充满了阳光!”55岁的退役军人罗先生(化姓)近日在完成高难度五级核白内障手术后激动地说道。这场历时十余年的“视力保卫战”,因糖尿病性白内障与晶体核硬度达最高等级的双重挑战,一度被多家医院视为“禁区”,最终迎来了曙光。
罗先生曾是一名军人,退役后饱受糖尿病困扰。十年前,他因糖尿病并发白内障,视力逐年恶化至仅存手动光感,晶体核硬度达到风险最高的五级,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十余年间,他辗转多家大型医院,均因手术风险过高被婉拒。转机出现在2025年3月,罗先生通过广播得知花都爱尔眼科医院擅长复杂眼病手术,遂抱最后希望前来就诊。
接诊后,汤远琳主任发现,罗先生的晶体核呈深棕褐色、眼底情况复杂,术中稍有不慎即可能危及眼内结构。“这台手术如同在豆腐上雕花。”汤远琳形容。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由曾为103岁超高龄患者成功复明的邵东平院长主刀,采用国际前沿的超声乳化技术,成功为患者完成了高难度晶体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罗先生的视力从光感跃升至0.1,如今双眼视力稳定在0.6并恢复自理能力。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风险比常人高3-5倍,且病情进展迅速。邵东平特别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专业眼底检查,对于四级以上核硬度患者,选择具备丰富复杂病例经验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李燕 张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