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实施院内首例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及时有效救治了一名急性肾衰竭合并严重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据了解,VV-ECMO这一技术被誉为ICU(重症医学科)的“终极武器”,对于AR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救治效果。
患者为某院校23岁在校学生,因“腹胀、气促”至市一医院白云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回忆,“严重的感染,诱发了患者呼吸、循环等多个器官障碍,并出现了严重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生命危在旦夕。”
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医院立即启动VV-ECMO治疗。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的帮助下,两院专家通力合作,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经氧合器,变成鲜红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延续通道被成功打开。
在实施VV-ECMO治疗后,患者顽固性低氧得到有效的改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此次VV-ECMO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一医院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填补了该院在该技术方面的空白。
据了解,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下,目前,市一医院白云医院已成功完成了俯卧位通气、单纯胆红素吸附、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治疗,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下一步,市一医院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
VV-ECMO是什么?
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将体内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后再用离心泵将血液注入人体的静脉。
与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相比,VV模式仅承担气体交换功能、发挥呼吸支持的作用,也称“呼吸ECMO”,是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难治性低氧血症的最终有效治疗方法。
采写: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