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行业波谲云诡的发展历程中,爆款玩法的涌现往往能重塑竞争格局。今年4月,一款名为《三角洲行动》的射击游戏日活跃用户突破1200万,成为全球游戏行业的焦点。这款游戏的核心玩法被玩家称为“搜打撤”——即“搜集物资、对抗敌人、策略撤离”的循环模式。
从《逃离塔科夫》的小众硬核到《三角洲行动》的全民狂欢,“搜打撤”正在掀起一场全球游戏厂商的军备竞赛。腾讯、网易、索尼、暴雪等国内外大厂纷纷入局,推出风格迥异的同类产品,试图在这一新兴赛道中抢占先机。这场由玩法创新驱动的行业变革,不仅重塑了射击游戏的边界,更可能催生下一个“吃鸡”级别的现象级爆款。
“搜打撤”玩法如何破圈?
“搜打撤”的核心魅力在于“高风险高回报”的刺激体验。玩家需要在战局中搜集装备、击败敌人,最终带着战利品从撤离点逃生,这些资源又能用于强化下一局的角色能力。这种“一局影响十局”的设计,完美契合人类对冒险与收获的本能追求。
2016年,《逃离塔科夫》首次将这种机制带入大众视野,其硬核设定包括真实的弹匣管理、复杂的健康系统以及随机撤离点。但过高的上手门槛让它始终停留在小众圈层。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国产厂商通过“本土化改造”实现了玩法破圈。腾讯《三角洲行动》用简化弹药装填、支持移动治疗等设计,将硬核体验转化为“易上手难精通”的大众化玩法。游戏采用虚幻5引擎打造电影级画面,跨平台互通覆盖手机、电脑和主机,还免费开放了改编自经典电影《黑鹰坠落》的剧情模式,成功吸引超1200万日活用户。
网易《暗区突围:无限》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作为手游的端游续作,它保留了“信息博弈”的核心设计——玩家需要通过声纹识别、战术伪装等手段判断战场局势。游戏上线首日即突破百万玩家,其“封锁区”匹配机制将新手与高手分区,动态天气系统让每场战斗充满变数,形成了“高手秀操作,新手玩心跳”的生态平衡。就连传统射击游戏《和平精英》也推出“地铁逃生”新模式,在地图中加入挖掘机驾驶、钟鼓楼挑战等趣味元素,让“搜打撤”玩法进一步触达休闲玩家。
多元题材抢占新赛道
随着撤离玩法在全球游戏市场的爆发,一场围绕“生存-探索-撤离”核心机制的创新竞赛正在上演。国内外厂商通过题材突破与机制融合,构建出多元化的战术竞技新生态。
头部厂商率先开启题材革命。腾讯除《三角洲行动》外,还储备了超自然题材的《代号:日蚀》和科幻题材《Exoborne》。前者将巨型怪物BOSS战融入撤离玩法,后者则让玩家在太空站争夺稀缺资源。网易《无主星渊》与暴雪元老合作,打造太空科幻版“搜打撤”,每局游戏的星球环境和撤离路线都由AI随机生成,被玩家称为“太空版《逃离塔科夫》”。
此外,索尼旗下Bungie工作室的《失落星船:马拉松》创新植入“信用掠夺”系统,将团队协作转化为高风险的利益博弈。蓝洞突破性打造的《PUBG:Black Budget》实现经典缩圈机制与撤离玩法的量子纠缠,开创战术竞技的次世代形态。西山居《解限机》更将机甲战争提升至新维度,脉冲风暴中的钢铁巨人对决需要兼顾战略部署与精准撤离。
在这场全球性的游戏进化中,厂商们通过“科幻+撤离”“机甲+撤离”“MOBA+撤离”等复合公式,持续拓宽战术竞技的边界。当玩法创新与题材裂变形成共振效应,“搜打撤”正在重构开放世界游戏的全新可能。
未来仍需突破多重瓶颈
尽管“搜打撤”玩法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其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需突破多重瓶颈。
玩法同质化问题首当其冲。当前市场上超70%的产品采用“物资收集+撤离”的基础框架,缺乏创新性。以《三角洲行动》为例,尽管推出了“大战场模式”和“剧情合作PvE”的丰富体验,但新赛季仍面临“套用模板”的批评。如何在保留核心玩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开发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匹配机制的优化同样迫在眉睫。《暗区突围:无限》的“鸡爪流”低战备玩法虽降低了新手门槛,却引发了高端玩家的流失。在平衡不同水平玩家的体验方面,目前的机制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亟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硬核军迷的小众狂欢到全民参与的战术博弈,“搜打撤”的崛起印证了游戏行业永恒的真谛:真正的好玩法自带破圈能量。当腾讯、网易们用3A级投入打磨玩法,当索尼、暴雪等国际巨头加入创新竞赛,这个新兴品类正在加速进化。尽管面临同质化、外挂等挑战,但厂商的持续投入与技术进步,让“搜打撤”有望复刻“吃鸡”的辉煌。这场全球游戏业的豪赌,最终或许会像《三角洲行动》中那句经典台词预示的那样——“撤离不是结束,而是新征途的开始。”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