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您总鼓励我们说‘你们已经很棒了’,但从不说自己多辛苦。”近日,从南海三千公里外的天山南麓出发,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跨越山海,最终送到了星海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的桌上。这是由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第一中学八年级11班全体同学共同书写,他们签下了不同的名字,但想要感谢的却是同一个人——音乐教育学院2022级学生党员唐海洋。
如今,这位“带着音符来援疆”的“00后”青年唐海洋跟随学校第六批援疆支教服务队,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的教育热土上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书写着动人的援疆故事。
作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第一中学的小学体育教师兼受援地组长,唐海洋承担着每周10节的常规课,同时负责受援地支教队的活动组织。在支教实践中,唐海洋细心发现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局限。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知识技能,唐海洋突破传统教学内容边界,创造性地将音乐元素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创新开出“节奏跳绳”“音乐接力赛”等特色课程,用音乐律动激活校园操场。
课余时间,唐海洋积极指导学生艺术社团。针对学生不太懂乐理知识的情况,他手把手为鼓号队员逐一讲授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带领学生鼓号队完成少先队鼓号曲谱排练,还指挥合唱队站上一个又一个表演舞台。
此外,唐海洋还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第十批广东援疆工作队入疆两周年欢庆会节目《上春山》的编排和演出,根据节目的特点结合团队演奏的形式创编钢琴伴奏;还表演了仡佬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他运用民族唱法,将这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曲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喀什古城架起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唐海洋还曾指导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心幼儿园教师红歌比赛荣获三等奖。这样的成绩对于当地教师来说并不容易。练习期间,唐海洋逐句为教师们讲解歌词内涵,使他们深刻理解歌词蕴含的家国情怀;示范发声技巧,耐心较准每一位教师的音高和节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更加懂得何为‘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援疆服务时间过半,唐海洋深有感触,并在支教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话。期间,唐海洋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三幼儿园授课,讲授儿童音乐与游戏课程。通过音乐与游戏结合,使孩子们对节奏和速度变化有了初步感知。这些音乐游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好音乐的种子。
与此同时,唐海洋时常鼓励学生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间文化交融。“追梦唐王城”师市2025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汉服游园会活动中,唐海洋身着汉服为孩子们讲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唐海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星海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点亮新疆孩子的音乐课堂,在天山南北谱写新时代高校学子的青春答卷。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韫婕 通讯员 李乐
图片: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