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之间,一份来自中国体育彩票的公益温暖悄然传递,一片片焕然一新的校园操场正向学生和群众敞开怀抱。在广东河源三个偏远乡镇,“运动有场地、锻炼有去处”的愿景,已成为当地百姓触手可及的现实。
为见证“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示范点建设成果,5月20日-21日,广东体彩中心组织了“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成果宣传展示报告会暨媒体采风行活动,邀请多家媒体深入一线,实地走访“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示范点,探访体彩公益责任落地生根、服务群众的真实场景,切身感受中国体育彩票在助力全民健身、推动体育强省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与公益初心。
体彩融入“百千万工程”
推动镇校共享落地见效
“镇校体育共享工程”致力于推动乡镇公共体育设施扩容提质,促进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有序开放,积极探索“镇校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体育发展新模式。
2024年,在省体育局的指导下,省体彩中心以“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品牌活动为切入点,聚焦河源市东源县、紫金县、龙川县三个示范点的实际需求,分别资助上莞镇、紫城镇、麻布岗镇三地中学建设和完善足球场、田径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地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有效缓解周边群众健身空间不足的问题。
一年来,在公益体彩的持续助力下,河源“镇校体育共享工程”三大示范点取得显著成效,运动空间由“校内”开放至“镇域”,构建起共建共享的公共体育新生态,成为体彩公益金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紫金县尔崧中学翻新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显著改善教学环境,带动学生锻炼热情。练汉雄副校长表示:“焕新后的体育场地为校园和周边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运动空间,获得一致好评。”
位于圩镇核心的龙川县麻布岗中学,升级操场后累计承办活动超50场,服务人次逾25万,形成“白天学生用、晚上群众用”的共享格局。黄龙耀校长表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实现了‘建一片场地,兴一方民生’的美好愿景。”
有着七十年办学历史的东源县上莞中学,实行全寄宿制管理,对体育设施的功能性与多样性要求更高。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学校建成逾6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共享运动场,满足教学、锻炼与活动需求,李少勇校长表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不仅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规范性,也激发了师生的运动热情,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示范项目优秀建设和管理经验向全省各地推广,今年2月,省体育局编制印发《广东省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建设指引》,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同时,省体育局职能部门代表表示,后续将在清远阳山、连山、茂名高州等地再支持建设一批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在广州、东莞、中山等地梳理挖掘一批符合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标准和理念的项目,让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建设在全省各地遍地开花,打造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场地设施品牌。
体彩公益赋能全民健身
共建共享释放公益能量
一直以来,广东体彩始终坚守“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聚焦青少年体育、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家门口”的公益体育设施落地见效,着力打造“全天候、全人群、全功能”的健康共享空间。
在成果宣传展示报告会上,省体彩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2024年,省体彩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省体育局‘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紧扣‘共建共享’的体育服务理念,积极推动体育场地实现‘一门双开、一场多用’的建设目标。河源三个示范点建成投用后,已成为群众身边‘可见、可达、可用’的健康空间,广东体彩也将聚焦基层所需,持续打造更多群众满意的公益示范项目,实现责任、公益公信品牌价值传递双向奔赴。”
会后,媒体采风团实地走访了龙川县麻布岗中学、东源县上莞中学两处“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示范点,深入了解项目建设背后的故事及落地成效。
“体彩公益赋能全民健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有效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深化体教融合。”中国体育报记者说。
从一个校园操场,到一座乡镇,从服务青少年成长,到赋能乡村振兴,体育彩票的公益温度,正通过一个个“快乐操场”,在广东广袤城乡悄然传递,播撒下全民健身的希望种子。
未来,广东体彩将紧扣国家公益彩票定位,聚焦群众体育需求,不断推动构建更加普惠、均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实干担当助力体育强省建设。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粤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