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5日—6月27日,由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中国金融杂志社、广东省金融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广州重点推进开展金融图书“金羊奖”系列学术品牌活动,邀请“金羊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第十三届“金羊奖”获奖作者走进广州各大高校。
今年,“金羊奖”系列学术品牌活动开启金融文化传播新范式,首次实现“金羊奖” 评审专家与高校师生“面对面”交流;首次邀请获奖作者走进高校开课,构建覆盖广东地区重点高校的金融学术传播网络。据统计,活动期间,累计吸引超1000 名高校师生参与。
金融图书“金羊奖”第四届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兼首席专家、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在致辞中感谢评委专家、主办方等各界支持以及肯定了“金羊奖”的发展成效,13年来始终保持公正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核心原则,已成为国内目前硕果仅存的金融图书奖。他还探讨了当前金融领域的关键议题,深入剖析了稳定币的兴起及其对人民币监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全球经济中日益普遍的低利率乃至负利率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强调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对于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性等。他重申了“金羊奖”设立的初衷是评选出更多具有思想引领和学术前瞻性的优秀金融著作,推出更多金融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帮助更多人了解金融理论与建设的前沿动态,希望大家尤其是青年学者、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和金融从业者今后能更多地关注、参与和支持“金羊奖”的发展,借助“金羊奖”平台,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各自的智慧与力量。
金融图书“金羊奖”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博士,研究员欧阳卫民在致辞中重点阐释了探索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路径是落实“两个结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他结合金融热点问题提出了基本原理的坚守、实践经验的深化、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三大实践方向,警惕脱离基本原理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必须尊重历史规律和监管边界避免脱离实践真知的“伪创新”,并强调优秀传统金融智慧的现代价值。他希望学界以扎实研究推动“两个结合”,为构建中国金融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助力走稳走实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金融图书“金羊奖”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金融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白云学院校长、二级教授雍和明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词。他表示,金融图书“金羊奖”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必将为学界研究注入活力,为业界实践提供指引,为社会公众普及知识,其价值远在奖项之外,泽被深远。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金融佳作涌现,持续引领中国金融研究的方向,为构建更加稳健、高效、包容、可持续的现代金融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也期待学界、业界与出版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书写中国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并祝愿“金羊奖”越办越好。
学术交流活动上,主题分享环节聚焦六大核心议题,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实践,全方位展现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奖作者们言辞精彩、立意独到的发言,为广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
金融图书“金羊奖”源自羊城广州,作为全国性专业性图书奖,是目前国内金融图书评选活动的“领头羊”。“金羊奖”自2013年设立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累计评选出122种(套)、156本优秀金融图书,近200位获奖作者;累计32位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及金融业界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推动多个国家级高端智库和产研成果在本土落地,构建了强大的金融专家库及智囊团,为大湾区乃至全国金融发展与创新建言献策。获奖图书涵盖教育科普类、实务操作类、学术理论类等三大类别,集中反映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助力中国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对于推动我国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先进金融文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