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工种证书补贴最高上浮30%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9部门印发实施《广东省“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7年,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50万人次以上。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范围内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30%。
分行业领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行动方案》提出,立足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分行业领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行动方案》要求,围绕重点群体、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数字技术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康养照护、岭南特色农业、特种作业、职业竞赛、创业培训等10个领域,有序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针对企业、院校、社会机构、基地平台等培训主体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行动方案》提出,在政策、资金、服务、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方面提出系列支持措施。同时,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分行业领域摸清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培训,赋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以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为牵引,带动企业职工参与培训、提升技能。
紧缺职业(工种)高级工证书可获补贴
劳动者或企业参加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什么政策支持?
今年2月,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涵盖510个技能类职业(工种)、49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和14个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工种),并实行分类分档的差异化补贴。对于纳入《目录》中的职业(工种),劳动者参加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可按《目录》中职业技能等级补贴(指导)标准领取技能提升补贴;对于纳入《目录》中的职业(工种)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承训单位开展相应的项目制培训,可按《目录》中对应标准领取项目制培训补贴。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范围内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30%,具体标准由各市自行确定。此外,企业组织开展新型学徒制(含学生学徒、技培生)培训,可按规定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至8500元标准予以补贴。
在培训载体方面,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5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5家、公共实训基地2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21家、省级“粤菜师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100个,设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超1500家,可为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在线上资源方面,依托广东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活服务、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安全培训、通用素质等15个大类58个小类的线上培训课件资源4556个,目前已累计登陆平台参加培训学习2345.2万人次。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粤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