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多位市民发帖称,吃完在Butterful & Creamorous黄油与面包(下称“B&C”)广州店购买的面包后出现腹泻呕吐、乏力头晕、肌肉酸痛、发高烧等症状,有顾客诊断出细菌性感染急性肠胃炎。7月3日,新快报记者实地走访看到,该店上午闭店停业,中午又重新开门迎客,开业不久后就有数十名消费者排队购买,看来食安事件对其生意影响不大。
排队“人龙”与“黄牛”同在
7月3日,广州一早就挂起了黄色高温预警。下午2时许,新快报记者在B&C门店看到,虽然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发酵且正值工作日上班时间,但门店前仍排起长龙。在排队“人龙”旁,一名自备小板凳坐在门店入口边的红衣男子一直对着排队人群高声吆喝,“10元进店不用排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们的人”。
对于疑似门店产品引发多人腹泻一事,B&C广州店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疑似涉事产品已经下架,也配合监管部门送检,检测结果没有问题。”对于“黄牛”问题,他表示:“该做的措施都做了,我们一直提醒顾客不要从‘黄牛’处购买产品,但我们没有执法权,也不能赶他们走”。
这并不是B&C首次陷入食安风波。去年5月,湖北武汉一名消费者在B&C购买的面包中发现小石子,市监局的投诉调解书显示,B&C原路退回57元,并补偿100元面包,另补偿500元现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黄油与面包”商家累计73宗投诉,投诉有反映“吃出头发”“产品发霉”等。
国内首店曾惨淡收场
据了解,B&C2016年在韩国首尔开出首店,主打法式烘焙。2020年,该品牌首次进入中国,第一家店选在深圳皇庭广场,结果惨淡收场。
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B&C品牌方发生股权变更,由千红餐饮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改名上海巴特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李俊荣持股90%。随后B&C在上海新天地开出旗舰店,品牌调性从“高端法式烘焙”改为“轻奢体验型烘焙”,主打“高颜值、强社交属性”,以黑金色调、荧光绿包装一炮而红,成为知名排队网红烘焙店。
今年5月底,B&C广州首店落户天环广场,一度引爆排队潮,曾因“数百人暴雨之下撑伞等候”的场面登上同城热搜,当时网友就吐槽“这面包是非买不可吗”?
不过,多名曾进店消费的顾客反映体验不佳,“排队秩序混乱 ”“店内非常拥挤”“很多面包敞开式摆放,进店的人都不戴口罩一直摆拍,感觉很不卫生”,也有人反映遇到“面包刺客”,“标价不清晰,明明牌子上写着23元,结果埋单一个39元、一个49元”……
B&C的火热引来了黄牛,网上不少消费者反映,“B&C广州首店黄牛泛滥,当众宣传加价就能直接买,不用排长队”“黄牛买来大量面包,放在地上场现加价买,食品安全完全不顾了吗”,还有网友将“黄油与面包”调侃为“黄牛与面包”。
负面舆情消耗品牌信誉
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红属性的核心竞争力让B&C即使面临负面新闻,也能维持一定热度,但负面舆情持续爆发会对品牌信誉产生持续消耗。近日,北京、天津、南京均有网友发帖称“黄油与面包已经不用排队了”“昔日排队王如今空荡荡”。
数据显示,烘焙行业的业务周期性正在缩短。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面包烘焙行业共关停门店8.2万家,新开7.5万家,关停率高达25%。烘焙门店的平均存续周期仅为32个月,其中约58%的门店在开业两年内倒闭,而能持续运营超过四年的门店占比仅为24%。
前些年,已有一波烘焙品牌如LadyM、克莉丝汀、虎头局等,因为产品创新不足、过度依赖网红营销、运营成本过高等原因大幅缩窄业务,甚至破产清算。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