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3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在东莞举行。来自玩具生产企业、AI企业、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及专家代表等100余人参会,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首批清单》,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参考。
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陈绩表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东莞潮玩、澄海玩具优势突出,玩具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院校、企业和创业者等争相布局,软硬件企业、大模型企业加快推出适配AI产品,玩具制造企业、新创企业加快发布智能玩具新品,高校及政府搭建的AI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配套支持,人工智能+玩具产业链上下游已初步形成发展局势,AI赋能玩具产业大有可为。“下一步,要加快适应消费新趋势,构建AI技术与玩具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东莞市副市长李辉指出,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和全球重要玩具制造基地,面对全球玩具产业智能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将依托产业基础和供应链,积极拥抱AI技术,借AI技术推动产品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等驱动产业升级,积极抢占价值链高端,打造全球玩具“智造”新高地与创新策源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杨欣斌表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将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团队实力、专业基础为玩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是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学校将依托工程中心、研究院所、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研发智能交互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攻关轻量化的环保新材料研发应用、生成本土化IP产品,聚焦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助力玩具产业提质增效;二是与产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学校将组建校企联合攻关团队,为玩具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AI+玩具”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共享研发平台、玩具产业大数据中心,破解产业技术瓶颈,助力玩具产业精准决策,整体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三是共同培养产业所需人才,学校将在现有玩具设计等专业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践实训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开发智能玩具设计课程体系,开设打造与玩具产业精准对接的专业和专业群,培养“AI+玩具”复合人才,为广东玩具产业发展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会议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刘思源教授作主题分享,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玩具产业价值链。阿里云等AI企业、玩乐童话等玩具企业,以及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跨境电商平台希音等代表在会上分享了AI技术在玩具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案例。与会企业亦围绕合作模式和技术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主办方表示,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玩具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推进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标志着广东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玩具产业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林怡如
图片: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