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4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联合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于7月5日至8月31日举办“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这场贯穿整个暑期的科普盛会,以“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为格局,整合超150家科普基地资源,推出上千场科普展览、研学实践等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暑期科普狂欢。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公益性+市场化”双规运作模式,一方面释放数万个免费活动名额,涵盖众多热门科普场馆。另一方面,活动探索市场化运营,推出“科普+文旅”特色线路,以此带动科普场馆、文化商旅等产业消费,为文旅经济注入“科普新动能”。
活动精心设计的八大科普场景,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乐享研学之旅”整合高校、企业资源,开展高品质的科普研学和文旅活动;“走进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标本馆等科研秘境,市民可零距离接触尖端科技;“探秘高新技术企业”带领公众走访智能网联汽车生产线,直观理解新质生产力;“寻访知名高校”聚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府,为中小学生打开学术殿堂之门。
此外,“畅游科普场馆”联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科技馆推出特展,“玩转科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科普大篷车进基层”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流动科普,“云游科普嘉年华”则通过VR技术实现云端互动。
为保障活动落地,广州构建“市科协牵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市河长办推出12条“水文化+”科普研学路线,串联治水展示馆、黑臭水体整治示范点,市民可实地了解珠江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团市委以“活力广州精彩一夏”为主题,启动“广州湾区少年科学院”,开放穗港澳科普资源,打造智能网联汽车、AI智能等研学路线,并在南沙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周。
市科协副主席倪玉根介绍,为构建“广州特色科普生态圈”,市科协打出四套组合拳:打造“日月冬夏”常态化品牌;以联席会议为枢纽,联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挖掘科普潜力;全年提供超30万个免费名额,同时鼓励市场化运营;搭建“科普广州”云平台,实现活动预约、直播、资源库一体化服务。
据悉,市民可通过“科普广州”公众号分阶段获取活动详情,参与方式覆盖线上预约、社区报名、定向邀请等多种渠道。这个夏天,广州正以科普为笔,在城市文旅画卷上书写科技赋能的新篇章,让科学精神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实习生贾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