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商家以“创意”包装售卖内容触碰法律红线
近日有学生家长向记者爆料,自己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从网上买到了大量表情包扑克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除了一些正常范畴内的搞笑牌之外,有些牌上的内容竟然让人“不忍目睹”——不仅含有大量不文明用语的内容,还有一些含有极强负面情绪的内容。对此,专家指出,此类所谓“创意”扑克牌含有暴力自残暗示,已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其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价值观扭曲和心理损害不容忽视。
十元左右可买百余张
“表情包扑克牌”主打搞笑
新快报记者在某线上购物平台上搜索“表情包扑克牌”,瞬间便有多款链接弹出。随便点一个进去,发现此类扑克牌大多分有基础版、校园版、升级版等三种类型。
记者看到,此类表情包扑克牌价格普遍较低,10元左右就可以买下一包165张并含有说明书的系列扑克牌。
仔细来看,扑克牌上罗列了爱因斯坦、唐僧、孙悟空、奥特曼、岳云鹏、撒贝宁、陈建斌、罗翔等古今中外的知名人物。另外,还有一些扑克牌上印有宠物狗、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白雪公主、熊猫等卡通形象。
不过,扑克牌上各类人物和卡通形象的呈现方式与外界对其的传统认知完全不同。包括唐僧拿枪、孙悟空坐飞机等搞怪场景都可以在牌面上找到。在记者看来,这种表情包扑克牌与聊天工具中的表情包并无太大差异,主打一个反差和搞笑。
另外,一些商家在售卖扑克牌的同时,也将“表情包大作战”的游戏规则作了一个简单介绍。此类游戏建议是3至9人同玩,玩家轮流担任判官角色,判官长官场景牌并均匀分发表情卡牌至玩家。玩法一是由判官宣读场景内容,玩家跟随打出相应表情牌。当场景牌发完,玩家持有牌数最少者,获得本局胜利;玩法二是由判官宣读场景牌内容,打出最符合场景内容的玩家获胜。一局结束,输掉的玩家将接受一定的惩罚,包括模仿表情包内容或动作并拍照等等。
有些牌上内容粗俗不堪
家长不淡定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表情包扑克牌,玩玩也无伤大雅,但一些扑克牌上的内容让孩子的家长不淡定了。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一些牌上的内容粗俗不堪,不仅还有大量粗口和脏话,还有意无意渲染负面情绪,包括“在上学和上进中选择了上吊”“随便吧,垃圾世界”等内容就印在扑克牌上。
孩子家长陈女士对记者表示,没想到小学生之间玩的扑克牌会印有这些内容,孩子之间在玩牌的时候,会直接高声阅读牌上内容,不雅的术语就这么随随便便说了出来,而且孩子们在玩得过程中一点没觉得脸红或者不雅。
家长楼先生对记者说,自己小时候也玩很多,但都是那种武器比拼或者人物官级的比拼,从来没有过低俗或者悲观厌世的内容,很难想象现在孩子长期接触这类包含负面情绪的扑克牌,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专家说法】
牌面内容易被模仿
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
针对市面上流传的带不文明言语以及充斥负面情绪的所谓“创意”扑克牌,新快报记者采访到了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专家、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他表示,这类扑克牌一旦流向未成年人群体可能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期的小学生辨别能力弱,牌面内容易被无意识模仿和吸收,导致价值观扭曲与认知偏差,形成消极厌世甚至暴戾的心态。而孩子的模仿天性更使得牌面上的负面表达成为其交流中的“时髦用语”,引发语言粗鄙化与攻击性增强,甚至误将负面行为视为“酷”或“玩笑”。
孩子若长期接触此类内容,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心理韧性,“这使得他们更容易用消极、极端的方式看待挫折和压力,有些甚至削弱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生命敬畏感。”郑子殷说。
此类扑克牌的生产贩卖商家
已经涉嫌违法
郑子殷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这些扑克牌内容含有明显暴力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同时,《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出版物宣扬暴力、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公德,第二十六条更特别强调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妨害其身心健康或诱发不良行为的内容,牌中粗俗负面内容,尤其涉及自残的暗示,严重触犯上述条款。
若商家在销售时进行宣传推广,还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关于禁止传播含有暴力、恐怖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内容的规定。对此,监管部门可依法采取严厉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吊销营业执照。
【破局】
平台
落实商家责任与处罚
严格网络平台商品上架审核
作为商品流通重要渠道的网络平台肩负管理责任。郑子殷认为,必须严格商品上架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和人工复核双管齐下,对触发敏感词的商品,必须进行严格复核以确认内容是否违规。在平台规则中,应明确禁止销售此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鼓励用户举报并及时处理。同时,要落实商家责任与处罚,对违规商家实施从警告、下架商品、限流直至关店并列入黑名单的阶梯式处罚,在平台的“未成年人模式”下完全屏蔽此类商品的展示,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
家长
保持冷静沟通
提供其他健康的娱乐替代品
家长若发现孩子接触此类扑克牌,要理性智慧地引导,保持冷静沟通,平和询问来源并耐心倾听;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判断孩子是跟风好奇,还是内心有压力、负面情绪需要宣泄,必要时给予支持或寻求帮助。同时,家长要清晰、坚定地明确立场,向孩子解释危害,并引导孩子共同决策处理方式。“这比强行没收效果更好,也体现了尊重。”郑子殷说。
此外,家长应该主动提供健康的娱乐替代品,例如益智桌游、运动、阅读、艺术活动等。如果发现扑克牌在班级或学校小范围流行,可以建设性地与校方沟通,反映情况,建议学校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共同营造健康环境。避免公开指责其他孩子或家长。
【他山之石】
一超市因售含暴力内容少儿读物被罚四万元
2024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提出,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建设未成年人模式,方便未成年人获取丰富、健康、有益的信息。
政策引领之下,已有多个省市针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不良文化产品行为进行整治。例如,广西等地即对出版物市场展开全面清查,依法打击针对未成年人销售“辣眼”扑克牌等涉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玩具、问题文具、恶搞食品及其他涉不良内容产品的非法经营行为。
在重庆公布文化执法领域涉未成年人保护指导案例中,重庆万州某超市未经批准擅自销售67种共计1030本出版物,其中3种少儿出版物含有暴力、拜金、自杀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经查,该超市未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2021年3月以来共售出出版物141本,盈利740元。万州区文化旅游委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出版物、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40000元的行政处罚。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