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以来,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华林社卫”)积极响应荔湾区委“百医护老”党旗红惠民工程及“扩大家庭病床覆盖面”民生实事的号召,创新打造“精细服务、精致组合、精心建床、精准闭环”“四精”家庭病床服务模式,让居民群众在家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受到广大居民街坊广泛赞誉。2024年1月至今,华林社卫累计建床111张,超额完成上级交办任务数;家庭医生签约35426人次,签约率达48.10%,其中基本包签约5064人次,同比增长84.88%,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能够闭环”。
精细服务:让居家用药更安全
华林社卫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组建“医生+护士+药师”三位一体服务团队,重点强化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临床药师提供“面对面用药指导+家庭药箱标准化整理”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错药、重复吃药”问题。截至6月中旬,已开展药物咨询4场、健康讲座1场,服务650余人次;为64名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用药指导,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数据64例,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家庭病床让我在家就能调整用药,再也不用频繁跑医院了。”高血压患者李阿姨开心地说。
精致组合:让居家服务更舒心
华林社卫在基础护理服务之外,将本社卫内设中医馆等科室业务精致组合起来,结合现代中医诊疗技术,为慢性病患者定制“中医特色健康处方”,形成“西医诊疗+中医调理”服务模式。自今年4月底以来,已开展电针治疗服务12次,有效提升老年人居家康养水平。截至今年5月,中心门诊服务量8.2万人次(中医服务量5.08万人次),同比增长3.48%(中医服务量同比增长0.59%)。
患者家属王先生大呼方便:“以前每个月去医院换胃管都要叫救护车,现在医生每周上门服务,省心又省钱。”
精心建床:让居民负担更轻
华林社卫率先打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服务壁垒,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照护链,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利用。对居家老人而言,充分利用好已建立的111张家庭病床及配套服务,不仅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医疗照护,更减轻了家庭负担,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
如71岁的“五保户”陈伯长期受慢性心力衰竭困扰,生活难以自理。华林社卫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介入,为其建立家庭病床,提供每周一次的上门诊治服务,并指导其规范用药、监测血压、开展心肺康复训练,显著提升了陈伯的生活质量,受到陈伯及家人的高度赞扬。部分类似陈伯的患者,2023年度门诊统筹额度用完后,需自费看病,自2024年办理家庭病床后,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大幅降低,有效减轻经济负担。
精准闭环:让生命呵护更有力
华林社卫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推动“居家医疗”成为普惠可及的民生工程,真正实现“老有所医、病有所护”。对需住院患者,及时提供康复治疗,确保不同需求患者得到精准照护,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依托荔湾区紧密型医疗集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即社卫医生定期巡诊、上级专科医生不定期巡访,形成“社区首诊—家庭病床—中心康复病区住院-医疗集团内双向转诊”闭环服务,让危重病人遇到“关键时刻”能够利用绿色通道,及时转诊,规避风险,延长寿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