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盛夏七月,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迎来瓜果飘香的丰收季,金黄的玉米地与飘香的瓜田交相辉映,绘就了太平镇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太平镇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科技”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特色农业产业效益显著,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
在清水村连片500亩的香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香瓜掩映在翠绿的藤叶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据了解,香瓜基地引进“银辉”优质品种,采用露天种植模式,第一年规模化种植,实现亩产2000斤的好成绩,按当前市场价5元/斤计算,预计总产值可达500万元。
作为太平镇的特色产业,“银辉”香瓜以其皮薄肉厚、糖度高、口感脆甜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与商家建立了稳定供货渠道,更可喜的是,该基地带动清水村及周边约8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村民边采摘边笑着说:“这香瓜不仅甜在嘴里,更甜在我们心里!”
由阳山县太平镇乡坚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的700亩玉米种植基地同样硕果累累。今年玉米种植基地亩产约1300斤,通过科学管理和多元化销售策略,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按当前2元/斤的市场价计算,预计总产值可达182万元。
与传统种植不同的是,该合作社创新采用“田间自然晾晒+简易烘干”的特色工艺,使玉米在保留原始香味的同时延长保质期,成为本地特色美食麦羹的优质原料。“我们这套工艺既传承了传统晾晒方法,又结合现代烘干技术,确保玉米品质上乘。”玉米基地负责人邹永坚介绍道。该基地已带动约4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太平镇以丰收为契机,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创新模式,香瓜、玉米等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太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让特色农业成为富民强镇的新引擎,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黄晓颖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