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场景驱动——商·融”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场景创新实践。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信息平台”上线
据介绍,中心是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设立的专业化平台。中心将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同”的常态化机制,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重点领域,广泛征集并筛选出优质的应用场景需求,形成并发布“应用场景清单”。
在推动应用场景的示范与推广方面,中心将每年遴选典型案例收录于《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并在粤港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大会等重要展会上进行示范推广,树立行业标杆。
目前,中心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成功上线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信息、技术成果、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行业需求、产业政策等多方面资源,为行业企业提供政策匹配、报告生成、项目链接等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应用场景是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桥梁纽带”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广东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6月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广州成立,联盟将联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等,搭建面向全球的产业交流与协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行业间与区域间基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应用场景正是这场科技革命中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桥梁纽带’。”大会现场,省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主持工作) 冯日光致辞提到,应用场景的创新,首先要有关键技术的支撑。希望广大民企深刻认识核心技术在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在AI大模型、具身智能、精密传感、先进控制等关键底层技术和“卡脖子”环节上勇闯“无人区”。
冯日光表示,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希望广大民企敏锐洞察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希望广大民企以及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积极利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主动对接大湾区优势资源,促进技术、数据、标准、市场等要素高效便捷流通。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